第07版:悦评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积极行动 加强疫情防控
 
标题导航
不写“情书”的这些年,你还好吗
芝麻开门,我们一起去寻宝
《世纪母亲》
《60万米高空看中国》
《琵琶围》
2021年08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芝麻开门,我们一起去寻宝



◇泼墨
  翻开《往梦依稀,老潍县,旧容颜》的扉页,仿佛打开了阿里巴巴的宝库大门,一件件珍宝争先恐后地涌到你眼前,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生活在潍坊,吃过肉火烧、朝天锅,却不知道二月二烙菠菜火烧,三月三过神仙,五月端午要佩戴香囊,不知道女子嫁人后六月六不能回娘家,七月十五出门容易撞见鬼,也不知道小孩儿过百日要剪胎发,还要把胎发撒到十字路口,念叨“小孩儿的头发随风刮活到八十八”……
  看完《往梦依稀,老潍县,旧容颜》,没见过的见过了,不知道的也知道了。知道了几百年前,祖辈在故城是怎样生活的,知道了娶媳妇之前要先交换龙凤帖,知道了大户人家的红白喜事阵势有多大,知道了梭鱼抱蛋是如何的美味,更知道潍坊人为什么会如此朴实厚道,原来是一辈辈传承下来的……
  《往梦依稀,老潍县,旧容颜》是宝藏一样的存在,芝麻开门,我们一起去寻宝……
  《往梦依稀,老潍县,旧容颜》构思巧妙,从上元节至除夕,以二十四节气为纲,巧妙地分为春生、夏长、秋成、冬藏四个部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穿插其中,仿佛说的就是你的事儿,我的事儿,大家的事儿,透着股亲切、热爱。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满满的都是对老潍县深沉的爱。
  且不说热热闹闹,透着一股香甜软糯的元宵节;也不说心灵手巧,义结金兰的,以为是《锁麟囊》,实则是《托孤》的淑娴慧兰;单单说说五光十色,可盐可甜的老潍县吃食儿。
  江湖一直传闻,读过汪曾祺老先生的书,不但会成为恬淡诗意的人,更会成为一位美食家。你既可以跟他一路品尝初春荠菜的鲜嫩翠绿,盛夏莼菜的软甜滑腻,又可以分享金秋莲藕的雪白脆爽,隆冬苋菜的臭香下饭。
  这本书就是这样的,开春的榆钱饭,夏至的凉汤,秋分的和乐,冬天的蒸鸡,都可以学到精髓。照葫芦画瓢,我也亲手炮制了一份麻汁凉汤。
  小时候一直听爷爷说,软面“古扎”硬面汤,不知道为何物,这次算彻彻底底明白了。面要硬硬的自不用说,擀起来都要多费些力气,感觉比“古扎”的皮难擀多了。一般而言,“古扎”皮,只要剂子从外往内均匀地擀上八下,一个圆圆的,中间厚一点、边缘薄一些的皮就出来了。这个汤面就不一样了,首先要用长长的擀面杖,对着几乎一锅“古扎”量的大剂子横着来一下,竖着来一下,铺开基本的幅面,然后撒上薄薄的面粉,用上五倍于“古扎”皮的力,使劲地一边卷一边压下去,方能把疆域开得更大,足够一家人饕餮一顿。
  最绝的当属卤子,且看文中如何生动地描述出来,那景象简直就是作者亲自做给你吃的美味。
  “咸香椿末、咸胡萝卜末,得用香油泡好,周二姑连蒜泥也是拿香油养的。芫荽摘叶,只留梗,切长末,若芫荽嫩,直接切用,老的话,开水里过一下,凉透再切。各种小料的配比也要拿捏好,不可以这一样太多那一样太少,黄瓜须新鲜,切丝时,一股子水灵气冒出来……人的口味千差万别。郭家三老爷吃麻汁凉汤爱用虾皮,说就喜欢那股子腥气劲儿。但今儿是夏至,要照顾一大家子人,周二姑还是泡了小海米。泡上海米后,周二姑开始做花椒卤水了。她先用凉水把花椒淘洗干净,放到大盆中,然后冲进开水,找了盖垫盖上,隔小半个时辰搅动一下,等花椒味儿全泡出来了,用细笼布沥掉花椒,然后放盐、米醋和香油,一盆花椒卤水便好了……但周二姑知道,这不能算完,花椒卤水须得拿井水‘拔’一下才爽口呢……”
  一边照着书里写的做,口水也忍不住流了出来,没进过厨房的我居然有模有样的把卤子做得有滋有味,爸妈很是惊讶,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孩子,居然做出了清爽筋道的麻汁凉汤,一边夸奖一边吃了个肚儿圆。
  我笑而不语,他们不知道秘密武器在这呢……一个厨房生手的“小菇凉”尚且跟大马猴一样有样学样,做到这个程度,有点底子的你,肯定会手下生花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