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创建提升“三个模式” 乡村振兴潍坊先行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03版
看点

第04版
要闻
 
标题导航
“不出村就能收寄快件,方便多了”
建立瓜菜生产园区 带群众一起“淘金”
退伍返乡种植“晴王” 串起村民共富好光景
寿光崔家庄村成省级首批红色文化特色村
2021年12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出村就能收寄快件,方便多了”
昌邑市打通快递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村级快递驿站建点率100%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伟丽
  “快递进村”是一项便民富民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昌邑市多方携手,快速推进,不断健全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目前已建成648个村级邮政快递驿站,标志着该市已实现村级快递驿站建点率100%,满足当地农村地区群众快递服务需求的同时,促进了网络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648个村级快递驿站投入使用
  “以前取件要骑电动车去镇上,来回最少半个小时。自从村里有了收件自提点,取件方便了很多。”提到村里刚设立的邮政快递驿站,昌邑市饮马镇后赶仙庄村村民王雪兰就开心不已,她经常从网上购物,可取件麻烦的问题一直困扰她,如今不出村就能拿到快件,她非常高兴。
  收件、编码、入库……在昌邑市围子街道宋东村邮政快递驿站自提点,兼做手机业务的店主姚树梅每天都要按流程收发快件。从刚设站点时每次仅代收几个快件,到现在每天收200多件,她的驿站越来越忙碌。如今,除了代收快递,她还帮着村民代发快件。“我们村及周边村都大面积种姜,有不少种植户都通过快递物流往外售卖,今年‘双11’‘双12’期间,一个种姜大户每天发货最多能达200多件。”姚树梅说。
  据悉,得益于“快递进村”工程的快速推进,昌邑市建成了648个村级快递驿站,实现快递进村覆盖率100%。网购消费品“进得来”,本地农产品“出得去”,“快递进村”满足当地农村地区群众快递服务需求的同时,促进了网络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多方携手消除快递“堵点”
  “快递进村”是一项便民富民的民生工程,为快速推进该项工作,昌邑市组建了以相关单位及各镇街区组成的“快递进村”工作专班,统筹推进该项工作。然而,该市地域南北狭长,各村发展水平不一,且存在“点多、面广、线长”的现状,服务半径大且快递业务量稀少,随之产生的高昂运输成本让许多快递企业望而却步。
  打通快递进农村“最后一公里”需要多方面携手。12月8日,该市召开“快递进村”工作推进会,将648个快递点建设任务推送至属地政府,在各村庄合适位置设立了邮政快递驿站自提点。同时,组织快递企业召开专题座谈会,了解各加盟品牌快递企业进村意向及存在的困难,立足当地实际探索出“抱团合作”的路子,即快递企业因地制宜选择合作对象,将递达服务向村级延伸,切实推进市、镇、村三级快递物流体系建设,保障农村快递网络稳定,真正消除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堵点。
“快递超市”融入村民生活
  “快递企业抱团合作,带来的是资源整合、互利共赢,极大程度地降低运输、仓储、投递等环节的运行成本和用工成本,提高了快递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昌邑市“快递进村”工作专班工作人员王晓英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邮政、京东、韵达、顺丰、德邦5家快递公司主动打破壁垒,达成合作意向,相关快件从县域分拨至各镇街区,由邮政统一配送到乡村末端网点服务的资源共享,极大地方便了城乡群众。
  随着“快递进村”工程的顺利推进,“快递超市”也渐渐融入了村民的生活。
  记者来到北孟镇东角兰村的邮政快递驿站看到,1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井井有条,左侧是各大物流公司的包裹货架,右侧摆放着百货商品,配备的电脑等设备可提供代缴费、网购代下单等服务……店主刘老板表示,他在村里看到宣传的“快递+商店”模式,觉得这种模式在满足群众用邮需求的同时,也能带动店里的收入,就加入了驿站,现在每天快递量达百余件。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