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创建提升“三个模式” 乡村振兴潍坊先行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03版
看点

第04版
要闻
 
标题导航
“不出村就能收寄快件,方便多了”
建立瓜菜生产园区 带群众一起“淘金”
退伍返乡种植“晴王” 串起村民共富好光景
寿光崔家庄村成省级首批红色文化特色村
2021年12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立瓜菜生产园区 带群众一起“淘金”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希明
  宋光明是昌乐县红河镇前庄皋村的村民,从去年开始,他在邻近的大庄皋村瓜菜生产园区承包了一个冬暖式蔬菜大棚,种植西瓜和西红柿等瓜菜。“大庄皋村有专门的园区,大棚建得好、配套全,他们村第一批种棚的都发财了,我也来淘金。”宋光明说,他以每年1.5万元的标准租赁了一个大棚,一年下来收入不错。
  与宋光明等外村人相比,大庄皋村的村民早已尝到了种大棚瓜菜的甜头。该村的陶建军和妻子种着一个大棚,2018年建棚时投入了十多万元,如今四年下来,他不但收成回本,还买上了房和车。
  大庄皋村党支部书记陶国东是“80后”,也是一名菜农,和妻子李雪梅承包着三个大棚。据他介绍,前几年党委政府实施“双百”工程,即用几年时间,建设一百个园区,每个园区建设一百个大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他们村抓住机遇,展开土地流转,为建大棚和园区创造了条件。“种苗选择、技术培训等主要靠村党支部协调和指导,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种菜,还帮着拓展销售渠道。”陶国东说,现在他们的产品要么卖给商超,要么由外地客商前来采购,实现了优质优价。
  “前些年流行农民进城,农村‘精兵强将走四方,老弱病残务工忙’。现在我们村的大棚瓜菜成气候了,青壮年劳力都愿意在家门口勤劳致富,外村人也愿意来合作,村里的产业和人气越来越兴旺。”陶国东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