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元超
近期,西安发生的本土聚集性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1月4日,我省临沂市也发现1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这都给我们敲响了疫情防控的警钟。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懈心态,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在当前的疫情防控中,任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懈心态,都有可能导致疫情防线被突破,让无数人的努力付之东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部分人却存在着松劲心态和侥幸心理,他们在公众场合摘下口罩,排队不再保持安全距离,有的商场、企业等出现测温、登记不严格现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出现逆转。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常态化疫情防控意味着时间较长,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慎终如始、如履薄冰的心态,保持耐心和韧劲,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于个体而言,我们要真正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用公筷的良好习惯,在医院、商场、车间等封闭的公共场所要戴口罩,时刻注意保持一定社交距离。这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我们坚信,只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持续加压加力,落细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筑牢筑实全民战“疫”的每一道防线,就一定能够夺取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