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老年人到底要不要每天吃乳制品?有人认为该吃,因为它有利于补钙,还能增加蛋白质供应。但也有人认为没必要吃,因为有研究结果说,补钙对预防骨质疏松没好处。也有人看到有文献报道,多吃乳制品反而容易发生骨折,甚至还听到科学新闻说,钙补多了会招来心脏病等。 这些话听起来非常混乱,其实真相并没那么颠覆。首先,因为饮食习惯不同,在美国和欧洲所做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在中国不一定适用;其次,国外研究中所说的“多吃”,和我们以为的“多吃”,数量也很可能差得很远。 中国人每天平均的膳食钙摄入量是400毫克左右。即便额外喝进去500克牛奶(约500毫克钙),或者服用含钙500毫克的钙片,也只有900多毫克,远远达不到1400毫克这个对心脏有害的数量。对老年人来说,吃够蛋白质对维持肌肉也很重要。肌肉衰减了,人就更容易跌倒发生骨折。此前已经有无数研究提示,奶里的乳清蛋白对维护肌肉有好处,酪蛋白也有帮助。 一篇最新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上的营养干预文章表示,高龄老人还是每天吃够钙和蛋白质为好。 研究者将平均年龄86岁的老年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营养干预组。所谓营养干预,就是改变受试者的食物,或者补充某种营养素。研究开始时测试,两组老人身体中都不缺维生素D,不过蛋白质摄入量有点少,每天钙摄入量为700毫克(这也比中国人平均摄入量400毫克多),蛋白质摄入量为58克。研究者就对营养干预组老人每天额外增加了半斤牛奶,加20克奶酪或100克酸奶。这样,他们每天的钙摄入量就增加到了1142毫克,蛋白质摄入量增加到69克。两年过去,比较两组老年人的跌倒风险、骨折风险和髋部骨折风险,发现增加钙和蛋白质摄入这组,明显表现好得多:骨密度略有提升,跌倒风险降低了11%,骨折风险降低了33%,髋部骨折风险降低了46%。 按目前的研究信息,对奶类补钙的事,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给出了以下建议: 通过每天增加一杯牛奶,使每天的钙摄入量达到800毫克,不仅增加蛋白质、钙及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A、维生素K的供应,对心血管健康也有益无害。老年人应当注意保证钙和蛋白质的摄入量。无论是牛奶、酸奶还是奶酪,每天吃点奶制品,对维持肌肉健康有好处,对预防跌倒和骨折也有帮助。如果有牛奶急性、慢性过敏之类的问题,喝牛奶容易长痘痘或有其他不良反应,那么需要避免吃乳制品,但要增加其他食品,如豆制品、低草酸绿叶蔬菜(小白菜、小油菜等)、小鱼小虾等来补钙。如果喝牛奶易胀气、腹泻,可以选择酸奶。酸奶容易消化吸收,钙的利用率也非常高。瘦弱消化不良者还可以选择奶酪来替代。如果不喜欢牛奶的味道,觉得酸奶凉,可以把牛奶、奶粉、奶酪和其他食物混合食用。 据《北京青年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