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评论

第03版
都市新闻
 
标题导航
换季泡脚有讲究 水温时长要适度
我市医保常见问题答案在这里(上)
分类广告
分类广告
2022年02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换季泡脚有讲究 水温时长要适度




  雨水节气已过,但春寒料峭,早晚还是有些许寒冷。为了防止“寒从足下生”,很多人选择泡脚。中医认为,脚上有肾、膀胱、肝、胆、脾、胃经6条重要的经络,参与全身的经气运行。泡脚可以帮助人体驱寒除湿、舒筋活络,好处多多。然而,泡脚虽好,却不是简单地用热水一泡就可以,这里面的学问还真不少。对此,24日,记者联系到了潍坊市中医院针推科医生于文杰,对于目前冬春换季泡脚有哪些讲究进行了解答。
怎么泡
  对于泡脚的温度,有的人认为越高越好,把皮肤烫红才有效,其实不然。据于文杰介绍,水温在40~45℃为好,过热则损伤皮肤的保护层,过凉则起不到温通血脉的效果。也可以开始时,水温相对偏低一些,慢慢适应后再逐渐升温,至耐受为止。另外,泡脚时间并非越久越好。长时间浸泡,水温下降,脚反而变成了被水不断带走热量的热源。泡脚久了反而会消耗热量,尤其是出汗太多会消耗大量阳气,违背了“闭藏阳气”的原则。一般每次足浴平均时间在20~30分钟为宜。每日一次或者隔日一次,一般以额头及后背微微出汗为度。
注意啥
  泡脚适合大多数人,但有些人泡脚要谨慎,比如糖尿病患者、静脉曲张患者、皮肤病患者,以及孕妇、儿童等。糖尿病患者常有手脚冰凉等问题,但因为对温度不敏感,泡脚时很容易造成烫伤,溃疡迁延不愈,继而导致足部感染;静脉曲张患者的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泡脚时血管扩张,加重静脉回流负担,会进一步加重病情;有足癣等皮肤病的患者喜欢用热水烫脚止痒,却往往因为皮肤角质层被破坏而更痒,甚至继发感染;人体足弓在儿童时期逐渐形成,此时如果经常用热水泡脚,可能会导致孩子足底的韧带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长此以往,会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风险。所以,于文杰建议,有基础疾病者和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泡脚。
用啥泡
  市面上的泡脚工具很多,有木桶、塑料桶等,让人很难选择。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都是通过温度刺激脚部,以加快血液循环。于文杰强调,泡脚的关键是要保证热水能漫过脚踝。目前,市面上还有全自动及半自动的泡脚桶,泡脚的同时可以搓揉脚掌、脚心,以加强穴位刺激,并可以做到恒温泡脚,解决了传统泡脚需不断添加热水的弊端。
中药泡脚方四则
  前面了解了泡脚的讲究,下面是于文杰根据不同人群推荐的中药泡脚方。
  ●丹桂足浴方 丹参30克、桂枝10克、红花15克、鸡血藤30克、桑枝10克、路路通10克、酒大黄15克、当归30克、三七15克、酒黄精15克。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适合大多数血液循环不佳的患者。
  ●珍磁安神方 煅珍珠母30克、煅磁石30克、首乌藤30克、制远志30克、千年健20克、刺五加15克、肉桂10克。
  功效:镇静安神,尤其适合失眠患者。
  ●桑菊降压方 桑叶15克、钩藤30克、菊花15克、川牛膝30克、肉桂10克、天麻30克、煅磁石30克、石决明30克。
  功效:平肝熄风,适合肝阳偏亢、肝风上扰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等;对于血压偏高患者更为适宜。
  ●温阳活血泡足方 醋艾炭40克、花椒15克、桑枝30克、桂枝15克、红花20克、络石藤30克、鸡血藤30克。
  功效:温阳通络活血,适合手足不温、下肢发凉的阳虚血瘀患者。
  具体方法:将1服中药泡脚方加入大约1000毫升水,熬煮半小时后去掉药渣,将药汁兑入热水后再进行足浴,每日1~2次;或者用纱布包裹好药材,加水煮沸后再添加适量冷水。如果不便熬药,可在药店购买中药时要求打粉,每次将200克药粉装入无纺布袋中,放足浴盆中,倒入开水,加盖闷数分钟,待水温降到泡脚温度时,就可泡脚了。中药泡脚后,再用温水冲洗一下。
  选择中药泡脚时,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选择适合自己的泡脚方。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