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渐暖,不少市民在室外吃烧烤喝啤酒,有人抱着侥幸心理酒后还开车。此外,春夏之交,正所谓“春困夏乏”,机动车驾驶员疲劳驾驶行为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本期,昌乐县公安局交警推出的“安畅三人行”栏目关注的是酒醉驾及疲劳驾驶那些事。 案例一 中午喝酒晚上开车 仍被查出酒驾 随着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烧烤摊生意又开始火起来,晚上约几个好友小酌一杯也是一种享受。但是把酒言欢过后,总有人把“安全”两字抛在脑后,不顾危险开车上路。 4月25日晚7时,昌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三中队民警在辖区设卡检查时,发现一辆黑色小型轿车的驾驶员身上有酒气,随即让其停车接受检查。民警用酒精筛选仪对该驾驶员进行了初步检测,显示其体内有酒精,但男子却称没有喝酒,只是喝了饮料。当民警问其中午是否喝酒时,该驾驶员承认自己中午喝了白酒。民警当即在现场对其进行了呼气式酒精检测,检测结果为30mg/100ml。 随后民警对男子进行了批评教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男子将面临罚款1000元记12分,驾驶证暂扣6个月的处罚。
民警提醒 酒后驾车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 饮酒驾车:指车辆驾驶人员静脉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mg/100ml-80mg/100ml(不含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再次饮酒驾车:指车辆驾驶人员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后,再次饮酒驾驶机动车的驾驶行为。 醉酒驾车:指车辆驾驶人员静脉血液中酒精含量在80mg/100ml以上(含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是有限度的,但由于个体在年龄、体质、解酒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于酒后隔多久开车才不会被测出酒驾这一问题,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测试结果。酒后驾车不会以司机的自我感觉作为评判标准,也不会以酒后时间长短界定,而是以血液酒精浓度和专业测试结果为标准。 现在因“隔餐酒”“隔夜酒”被查的驾驶员越来越多,如果喝了酒,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开车,以免触犯法律。 案例二 疲劳驾驶撞上护栏 所幸无人伤亡 天气转暖,很多人都有睡不醒的感觉,一直处于疲倦的状态,导致精神不集中,观察、判断力下降,甚至出现驾车时打盹、瞌睡等现象,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家住昌乐的王先生,前一阵就因为疲劳驾驶发生了交通事故。那天,王先生连续开车五个多小时,因一时打盹撞到了护栏上。现在想起来,王先生还觉得十分后怕,当时要是撞到车或者人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民警提醒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对疲劳驾驶的界定是:连续驾车四小时休息不足20分钟。疲劳驾驶具有潜在的、巨大的交通安全隐患,事故率高,后果严重。驾驶人疲劳时,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动作呆板、手脚不灵活或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精神涣散、焦虑、急躁等现象。如果仍勉强驾驶车辆,则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普遍偏快,一旦因疲劳驾驶不能及时发现和准确处理路面交通情况,其所带来的危害则远远大于普通道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之规定,疲劳驾驶将面临罚款200元,驾驶证记9分的处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