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得了哮喘 家长要做好两个“坚持” |
医生提醒:要坚持长期持续规范治疗和记录好“哮喘日记” |
|
5月3日是第24个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题是“消除差距,实现哮喘的同质管理”。作为哮喘患者和患有哮喘的儿童,日常防治和管理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为此,5月5日,记者联系到了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七部主任张晓琦和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儿内科二病区主任张永法,两位医生从专业角度为大家科普有关哮喘防治的相关知识。 哮喘治疗要遵医嘱,每日规律用药 时下,花粉柳絮漫天飞舞、气温骤冷骤热,是哮喘病的高发季节。 对于哮喘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张晓琦告诉记者,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是以气道出现慢性症反应为主要特征,在过敏原或其他因素的刺激下,支气管发生阻塞,进而造成气道狭窄,影响肺部通气,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的疾病。患者还可能出现哮喘急性发作,即症状突然恶化。首先应了解哮喘药物治疗常识,并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吸入装置种类繁多,使用不当会因药物不能到达气道、不能起到充分抗炎作用而导致哮喘控制效果不佳,并增加哮喘急性发作风险。因此,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对患者非常重要,为避免使用混淆,最好不要同时使用多种吸入装置。此外,要规律用药。部分哮喘患者对疾病认知欠缺,认为哮喘症状缓解后就无需再用药;部分哮喘患者对激素存在恐惧,担心不良反应;还有的患者觉得药物使用不便利,忘记使用。这些都可能导致哮喘控制效果不佳。哮喘治疗需要遵照医嘱,每日规律用药。 儿童哮喘做好家庭管理至关重要 对于有哮喘儿童的家庭来说,在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做好哮喘儿童的管理及预防至关重要。 张永法表示,首先,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孩子接触某些种类的食物、花草、物品及化学气味(如聚酯玩具、橡皮泥气味)等出现咳嗽加重、喘憋及皮疹等不适的现象,尽量避免孩子在家中或学校接触这些过敏原。其次,合理饮食。饮食应清淡、少刺激、荤素均衡,遵循“六不宜”原则,即不宜进食过敏食物、不宜过咸、不宜过甜、不宜过腻、不宜过激(如冷、热、辛、辣等)及不宜过饱。叮嘱孩子在外不能贪嘴,家长也需及时向学校告知孩子过敏的食物。与此同时,要正确运动,并留意气候变化。特别是预防呼吸道感染,孩子是易感人群,学校的人口密度较高,容易形成呼吸道交叉感染,但对于孩子来说没办法完全避免,因此应该按时接种疫苗(包括免费的一类疫苗和自费的二类疫苗);注意手卫生(勤洗手)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尽量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张永法还提醒,控制好孩子哮喘,家长还要做好两个“坚持”:第一是坚持长期、持续、规范的治疗。哮喘的治疗和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应坚持督促孩子按医生叮嘱的药物种类、药物剂量以及药物频次按时用药,千万不要自主去减量或停药,这种“善意的操作”可能会造成孩子喘息反复发作。第二是坚持监测及记录哮喘儿童的情况。如果有条件,家长可以每日做好病情的监测及记录,可从孩子是否有咳嗽、咳嗽是否加重、是否出现喘息等方面直观地记录孩子情况的好坏。给孩子建立哮喘日记,可以协助医生详细地了解孩子病情的动态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