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张玉山故居院落 |
|

|
|
1927年11月,张玉山创办了潍坊历史上第一份中国共产党党报《群众报》。这份萌芽时期的党报,形式类似传单,以发布命令为主。 在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地下党员、昌邑柳疃陈家庄村的陈庆泉根据组织指示,回家乡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与曲溪、王书范在村小学创办油印小报《抗战简报》,于1937年8月15日发行第一期。 2021年11月的一个早晨,寿光市台头镇张家庄村,张树全从自己的院落走到前面的院子——张玉山故居,从里面打开大门,迎接每日来访的参观者。大门口挂着的牌匾彰显着这处故居的意义。 张玉山(1898—1927),原名张振儒,寿光党团组织创始人、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人,历任中共寿(光)广(饶)支部书记、中共寿光支部书记、中共寿光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即寿光县委第一任书记)等职。艰苦的斗争环境、繁重的革命工作,令他疾病缠身。1927年,病情越来越严重,可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仍全身心投入工作中。11月,他创办了《群众报》,这是潍坊历史上第一份中国共产党党报。这份萌芽时期的党报,形式类似传单,以发布命令为主,旋即停刊。12月18日,他与世长辞,年仅29岁。 搜索《群众报》,会有多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都有以此为名的报纸,但关于潍坊和一份共产党人主办的《群众报》,由于其“旋即停刊”存在时间较短,目前能找到与其有关的信息仅限于志书中简短的记载及一些展馆中的寥寥数语。 至九一八事变前,潍坊的中共党报除《群众报》外,还有两种。一是中共高密县委于1928年创办的《红星》(周刊),一是中共潍县中心县委的《呼声》。《呼声》创刊于1930年12月初,由潍县中心县委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牟铭勋(1903—1938)主办,不定期出版,每次油印三五百份,最多达1000余份。主要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在潍县党组织几经被破坏的情况下,《呼声》起到巨大的宣传作用。1932年停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