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彦娟
小学四年级时,一座窝棚,一张小木床,一块瓜地成了我漫漫暑假里的家。无边的孤寂洪水般一次又一次把我淹没,于是一些旧的小人书被我搬进了窝棚,《牛虻》《六月雪》《水浒》《蹉跎岁月》……都是那时读过的。书被翻烂了,背熟了,可暑假还没有结束。 后来父亲从他的表弟那里借来了一堆书,每一本都很厚,其中有一本叫《金阁寺》,装订很美,还有个好看的书签。我小心翼翼地翻开了第一页,一缕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字很小,挨挨挤挤,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一头扎进了文字里。我第一次知道,那小小的方块字能汇流成如此美妙的故事,似涓涓细流绵长温润,似瀑水千寻跌宕起伏。那种奇妙的感觉与读小人书截然不同,整个人都融入到小说中去了。觉得小说主人公的思维方式和做事风格很像我,我很同情他,也很理解他,那本小说我读了好几遍,读它犹如在读自己,很走心的那种感觉。那个暑假丰盈而美好。 以后每年暑假前,我都会想方设法提前准备很多书报杂志,五花八门。当时读书只是为了找点事打发无聊的时光,但后来想想,那时读过的书其实已在我心底里埋下了一粒文学的种子。 后来我明白了,书是读不完的,要有选择地读。刚参加工作的那段日子,读了很多国内外名著,《平凡的世界》《红与黑》《巴黎圣母院》……这些小说我都是细细品读过的,并且做了笔记。每读完一部长篇小说,都好几天回不过神来,沉浸在其中反复回味。 后来我细细研读过《红楼梦》,几乎读遍了老舍、郁达夫、萧红的作品,开始迷恋那种细致入微的描写,那种娓娓道来、水到渠成的语言。他们的作品细细读来似春雨慢慢润透大地,似芳草偷偷葱茏了原野,又似浩浩竹林带来清爽与悠然。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哲学、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成了我案头必备读物。书香浸染日久,心胸更为玲珑,便获得了对生命对人生更深切的认知与感悟。所有读过的书都带着缕缕芳香,蔓延到了灵魂的角角落落,给予我智慧和善念,教会我谦虚和宽容。我开始拿起笔安静地写作,书写自己的心情,书写人间的冷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