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进入5月份,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开始增多。6月4日,记者走访我市各大医院儿科了解到,疱疹性咽峡炎7月份会达到高峰,有的医院现在平均每天接诊约10名患儿。对于如何预防,医生给出建议。 奎文区卧龙小区居民周先生的孩子今年2岁多,5月31日,他发现孩子出现感冒症状,端午节前夕症状加重,高烧到近40℃,而且吃不进饭。“我给孩子吃了一些退烧药、抗生素和抗病毒的药物,可是不管用,病情反反复复。”周先生说,之后孩子还出现了呕吐的情况。为此,6月4日,周先生带着孩子到医院诊治,最后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在医院,他发现有不少孩子也患了疱疹性咽峡炎。 6月4日,记者走访城区各大医院发现,自5月份以来,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慢慢增多。市妇幼保健院潍城院区儿二科主任延永说,根据往年经验,每年6月份前后,疱疹性咽峡炎成为幼儿园内发病率最高的儿童传染病,在6月中旬和7月初达到发病高峰。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焦志梅表示,近来他们接诊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逐渐增多,平均每天在10个左右。 “其实疱疹性咽峡炎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为主。5月份开始上升,7月份达高峰。”阳光融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裴敏青说,他们医院也接诊了不少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全部都是轻症。 对于如何预防,焦志梅提醒,首先是一般的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关键,如勤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孩子的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及时清洁消毒,避免孩子与患手足口病的患儿密切接触。其次是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后,临床上见的病例都是轻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