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心悦诚评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评论

第03版
今日重磅
 
标题导航
命运的救赎
有限里的无限
做自己的“救世主”
谁是“余欢水”
2022年06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命运的救赎



  □冯天军

  读斯蒂芬·金的小说《肖申克的救赎》,让我们从书中感受到了主人公安迪不为监狱所困,用知识和认知改变处境和命运的无穷力量。这部小说搬上银幕,也成为经典。
  前途无量的银行家安迪,竟然会被指控杀掉妻子而蒙冤入狱。入狱的第一晚,在新入狱的人整晚哭喊冤枉时,安迪不发一声。事实上,这个喜欢地质学的银行家,当晚就找到了可以令自己暂时忘记痛苦的事。从瑞德那里买来鹤嘴锄后,难熬的夜晚,他用雕刻打发时光。
  这个爱好,不仅打发无聊的时光,也是他自我救赎的开始。
  一天,他百无聊赖地在墙上刻字,却意外发现墙上的混凝土有脱落的迹象。毕业于缅因大学商学院的安迪,不仅有着出色的金融学知识,还因为兴趣辅修了地质学和建筑学。肖申克监狱建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时候混凝土技术还不过关,几十年的风雨早已腐蚀了墙体。于是,靠着那个鹤嘴锄,他每晚悄无声息地挖着通道,第二天再把挖出来的泥土藏在裤腿里,带到操场上。就这样,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安迪通过凿了19年的地道,成功逃出监狱,在太平洋的小岛上安度余生。
  知识不仅改变命运,关键时刻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典狱长诺顿突然查房,他接过安迪手中藏着鹤嘴锄的《圣经》问:“你最喜欢哪一章?”安迪略加思考,用书中一句经文回答:“看到你,就知道,你是一家之主。”一句话,夸得典狱长心花怒放。典狱长说出经文的出处,并表示自己更喜欢“我是世上光芒之源,跟随我就不会步入黑暗,而能得到生命光辉”。安迪说:“《约瑟福音》第8章第12节。”监狱长向安迪投来欣赏的眼光,然后把《圣经》还给了安迪。
  因为喜欢阅读,安迪救了自己。
  经过两次试炼,安迪的能力得到了认可,典狱长把他从洗衣房调到图书馆工作,因为他的才能对监狱掌权者有用。安迪不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监狱里活得像体面的自由人。
  同样置身监狱,有人苟延残喘,有人被狱警活活打死,而安迪凭借读过书,获得了监狱里较难得的东西——尊重。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取决于彼此的能力水平。不读书的人生是没有选择权的,只能被生活逼到最逼仄的角落。读书的人,更有机会打破阶层的禁锢,拾阶而上。一个人脚下书本的厚度,就是他人生的高度。
  安迪时刻警醒自己,即便每天累得筋疲力尽,他仍保持着阅读的习惯。他连续六年,每周坚持给州政府写信,请求拨款为肖申克监狱图书馆添置图书。在安迪的不懈努力下,州里最终决定给肖申克监狱每年800美元的补助,安迪用这笔钱买了各种旧书和唱片。原本狭窄破旧的图书馆,成了新英格兰州最大的监狱图书馆。几乎任何领域的书籍资料,安迪都能想方设法弄到。肖申克监狱,一个坚不可摧的牢笼,安迪却以知识为钥匙,叩开了通往自由的大门。
  毛姆说:书籍是带在身边的一处避难所。在你想不到的时刻,在你看不见的方向,你播下的种子正在悄悄生根发芽,终有一天,在命运被遏制时,它会成为你生命的救赎。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