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蕾
盛唐的繁荣开放,给予这一时期诗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王维也不例外。他被贬济州司仓参军之后,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活,书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其中,《山居秋暝》就是他晚年在陕西蓝田半官半隐时的作品。 这首诗是王维的传世名作,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骨子里有一种掩饰不住的苍凉孤寂之感。全诗紧和一字“空”,因为诗中对仗工整,每一个名词代表的事物都按照自有的规律演变,虽然静动结合,但实为空空如也,变即为不变。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包含着秋天、雨后、傍晚、山中四个元素,交代时间和地点,分别代表肃杀、静谧、尽头、永恒。雨后万物在历经疾风骤雨之后,自然存带几分适者生存的强悍之气。山中无人即可视为空,诗中的空山雨声也历来为世人所称道。 王维习惯于在坐禅中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川风物合而为一,流露出清幽与闲适。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一联中,以物言志,渲染了一幅薄暮之境,雨后初歇的松林、清泉延续了上一联的静谧和永恒,它们是能在更为严酷的寒冬中生存下来的强者,逃过秋雨的“严刑拷打”,真就有一股气定神闲的姿态,继而明月穿过松林,清泉流过石上,有天有地有静有动,实为空空如也。 诗的前两联全部写景,看似没有提到人物,但诗人已经把自己划归到山川美景中了。所以诗人敢称此山为“空”,敢替山川风物说话,看来诗人有足够的胸怀包纳人世间的琐事,虽然他还是要寄心思于明月、山川和亘古不变的时间。 苏东坡有一个著名评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运用多种手段表现山水景物的线条美、构图美和色彩美,具有凝固时光瞬间的方面有并存性与延展性。“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单纯用绘画很难表现动态的竹子和莲叶,但是诗人高超的艺术手法凝固了这瞬间的运动。 《山居秋暝》,就把这样一幅画作植于读者脑海之中。王维借助这样山与雨的一瞬美景,将自我的被动生存形态转换为主动生存,由有限转为无限。如此的秋色,只不过造化的一瞬,一切都会留在禅意中,静静散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