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评论员 刘福文 今年6月19日是父亲节,记者采访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发现,成年人为父亲挑礼物重实用,小朋友给父亲送礼物则充满童真,还有不少人选择在父亲节这天给父亲打一通电话、来一个深情拥抱……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充满浓浓的爱意。 (本报今日08版) 相比于母亲节,父亲节仿佛处于一种被“冷落”的尴尬境地,甚至有网友调侃:“好像还没有看到电商、商场在父亲节这一天,借势推出折扣优惠促销活动,可见这个群体的商业价值之低,且家庭地位卑微。” 玩笑归玩笑。如今,在父亲节通过各种方式向父亲送上祝福,已逐渐成为我们表达爱意,感恩他们为家庭付出的重要仪式。 “父亲”,对于男性来说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意味着陪伴一生的责任与爱。对于孩子来说,父亲是英雄,是榜样,也是放心的坚强依靠。在大多数人的成长过程中,相比于母亲的温柔和善解人意,对子女木讷寡言又严厉深沉的父亲,往往让人产生疏离的错觉。工作繁忙的他们少有时间参与亲子活动,选择把爱放在心里。 所以,我们往往需要用一生来读懂父亲。许多事业有成的子女,在职场应对自如,回家面对父亲却不知该说什么,更不知怎么表达对父亲的爱。在父亲节这一天,不妨放下顾虑,和父亲说点走心的话,我们就会发现,父亲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永远果敢坚毅,他也有烦恼和忧愁。小小的举动,也许就能让父子关系升温,收获无言的感动。 父亲节作为“舶来品”,为人们表达情感提供了一个契机,或是赠送礼物,或是陪父亲吃饭聊天,又或是带父亲外出游玩,大大小小的心意里都是子女的爱。不过对于父亲而言,他们更希望得到子女的体谅,体谅他们已经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付出了足够的努力。 父亲节也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心怀感恩,与父亲更好地相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