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心悦诚评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要闻评论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童心写童年
一棵草的记忆
 爱之初心永远美好
2022年07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棵草的记忆



  □林嫣

  2019年,曹成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铁鸟传》获得了第十三届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在《铁鸟传》这本书拉长的时间轴上,一个个历史镜头像电影般呈现在读者眼前,筋脉清晰。从1914年到2010年,作者以《一棵草的记忆》这首诗开头,引领全篇,像亲历者一样娓娓道来,仿佛用一部地方史书,搭建了我们进入乡土生活的一座桥梁。
  《铁鸟传》借王老老驹、王老驹、王大驹、王小驹家庭四代人的悲欢离合,审视中国农村的变化,这种变化有风土人情的,也有人们心理的。合上书,那些细节丰满有质感,一种时代的苍凉感油然而生。可以说,这部小说是对峡山本土历史文化的一次极好的宣传。
  小说语言风格高度统一,故事设置合理,人物对话采用乡间俚语,异常精彩。小说高度还原人物个性特点,时时有悬念,富有暗示性,将故事情节的偶然和必然表现得合情合理。优秀小说真实的说服力,是艺术的真实。作者把小说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缩到最小。读着读着,你会觉得,曹成就是王小驹、王大驹和王老驹或者王老老驹中的任意一个。作者一边写,一边在借用人物的视角不断反思。
  小说以草比喻人的命运,一棵草的记忆很短,一部小说里的岁月却可以很长。王小驹的童年是残缺的、孤独的、不幸的,他一直在寻找,寻找父亲,寻找自我。被称为“阿拉丁神灯”的土炸弹炸掉了左臂的王小驹,从一个废人到重新振作起来,“在他的印象里,父亲是一只在天上自由飞翔的铁鸟……而每次醒来,他能感觉到的只是身上的一只胳臂,和眼里的一汪泪水。”这是他最后一次见父亲。而王大驹对俞美云的反抗和王小驹母亲的死亡,直接导致了王小驹后半生再也没有见到父亲,彻底改变了王小驹的命运,而作为年轻的国民党少校飞行教官的王大驹,彻底放弃了他。
  小说在现实主义描写中掺杂了魔幻的超现实情节,比如写“老雕”的死,“只觉得脑后一阵凉风,一块石头飞来,让他脑袋嗡的一声,一个倒栽葱从草垛上摔了下来,在他躺在地上死去的那一瞬间,他看到一个高大的黑影站在面前,从身高和衣着打扮来看,分明是王老驹重生无疑。”这一描写为读者留下了悬念,让读者不自觉猜测凶手究竟是谁。
  小说中人物相对立体,没有绝对的善与恶。俞美云,当年是方圆十里最出挑的姑娘,是俞家店村富户俞富贵家的姑娘,家有田产三十亩,还拥有村里唯一的一驾马车。就是这样一个在男人王老驹死去后也严以自律,一直守寡,辛苦育儿的温良女人,最后却被儿子王大驹怀疑母亲是“风流成性的寡妇”。
  面对王老驹的背叛和王大驹的反抗,俞美云内心也曾挣扎过,也把自己扭曲的心理投射在儿子王大驹的爱情上。而王大驹却毅然反抗母亲,其隐约的恋父弑母情结让俞美云这个女主人公的命运更加悲剧。
  在这部小说中,女性苍凉凄冷的命运在时代背景下尤为突出。小说以小人物如草的命运揭开社会和历史的一角,体现了作者对个人以及家族生存处境的深刻洞察,在语言方面有个人体验的特色,赋予读者充分的在场感。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