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君同 炒一碗豆腐渣,想念一段旧时光。昔日果腹的贱物,今日多作弃物,可认真烹来,还是有好滋味可品的。 相比于大豆腐的细腻,小豆腐的香气,豆腐渣皆不具备,只是这是我小时候是吃过的,印象比较深的,落肚后能饱腹的一种食物。 对于渣滓一类的食物记忆,印象深的有喂猪的酒糟,人能吃而常见的则是豆腐渣、豆粕。我也吃过晃香油剩下的麻菇酱,类似麻汁,但因为是出了香油的渣滓,味道略苦且不香,比香油、麻汁差远了。 动物性的东西,则是炼过大油剩下的油渣,最好的吃法是剁碎加入菠菜馅烙火烧,至今爱吃。 豆腐渣算是最普通的渣滓类食物了,现今用具有联想功能的手机或电脑打出“豆腐渣”三个字,后面一般会蹦出“工程”二字,从原先的名词已经变成形容词属性了,多指因偷工减料导致质量不达标工程。可我印象中,豆腐渣依然是一种值得念叨的食材或食物。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百姓都用此物来包包子,不香而噎人,唯能充饥而已。 现在豆腐渣早成了弃物,最多就是能当饲料喂猪。有一次逛大集,售卖自种蔬菜的摊贩很多,有些城区见不到的食物也偶尔会遇到,耳目一新之余,令人有怀旧感。见一售卖现磨鲜豆浆的摊主,面前摆放着一大盆泡发得胖胖的黄豆,有人买就舀入电动磨料机加水现磨,磨两遍后豆浆出完,剩下的就是豆腐渣,极为新鲜,入眼就想起了吃过的味道。 也许是现在吃够了美食佳肴,反而常常怀念过往吃过的粗茶淡饭,那些味道留在舌尖上,久久不去。多年不见豆腐渣,久别重逢,只想买下。一问价,一元钱全拿走,廉价之极,我实在是要不了那么多,也就只取了两顿的量。 第一顿,按照当年作法,即炒小豆腐的办法。锅中倒入豆油,油热后放葱末、姜末小火炒黄,放入豆腐渣,中小火炒匀,放入适量盐,关火加香菜末或韭菜出锅即可。食用时,配以马宋饼,卷起来吃最有味道。至于老做法的扒谷面擀皮,豆腐渣制馅包包子,有些麻烦,也就免了。 这第二顿,就要变着花样吃了。想到了好吃的寿光绿豆扒谷,那是我的所爱,把绿豆面换成了豆腐渣,都是豆类,烹调方法可通用。再取红薯粉条温水泡软,切成二寸长,瘦猪肉或五花肉切丝,葱姜切末,韭菜切段。 为了勾味,可用干红辣椒切丝炝锅,取花生油、猪大油各半,炸出红油后,再放入葱姜末炒匀。葱姜刚刚变黄色时放肉丝煸炒至肉丝变白,倒入豆腐渣、水发粉条,添适量鸡汤,中火炒透后放盐、韭菜段,关火拌匀出锅即可。 参考寿光绿豆扒谷的做法炒出的豆腐渣,兼具潍县炒小豆腐和寿光绿豆扒谷的味道,入口解馋,是对舌尖怀旧的一种慰藉。如同徐娘,虽半老,韵味犹在,只是需要换个角度品尝或品读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