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印度《商业标准报》援引该国企业事务部数据报道,自2017年以来,虽然在印度注册的外国公司增长了11.4%,达到5035家,但与当时相比,目前在印度“活跃”的外国公司数却变少了。 根据《印度经济时报》援引印度工商部长公开的数据,从2014年到2021年11月,多达2783家外国公司离开了印度。其中不乏福特、通用汽车、哈雷·戴维森这样的知名跨国公司。 到底是什么让外国公司在印度“来了又走”?从一方面来看,这与跨国企业自身未能打开对价格敏感的印度市场,或是企业重组、转向绿色发展方向等自身策略有关。但另一方面,印度的营商环境对外国企业并不够“友好”。 印度的高关税和税务纠纷也“劝退”了不少跨国公司。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曾表示,“印度可能是世界上关税最高的国家。”《德干先驱报》指出,复杂的标准、框架造成混乱,但简化这些制度又会导致税收流失,印度亟待找到一种对跨国公司有吸引力的平衡。 另外,获得土地也成了跨国公司在印度立足的一大难题。印度新闻网指出,该国严格的土地法阻止了制造业扩张,并打击了外国投资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