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海建
在王濛被国家队开除时,王濛曾表示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揭短道队兴奋剂丑闻。据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透露,目前中心和地方体育局都在做王濛的工作,“交流比较顺利”。有记者认为:“这个发布会应该是开不了了。” (本报今日A17版) 犹记得8月4日,被开除出国家队后王濛曾激动地表示,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揭丑,然而短短几天,王濛已经华丽转身。 不管转身不转身,民意都在那里。网易的一项有近14万网民参与的调查表明,有55.2%的网民表示“支持开除王濛的决定,运动员素质比争金夺银更重要”,只有5.1%的网民认为应对王濛网开一面。从丽江到青岛、从冬奥到集训,短道速滑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纠葛与不堪?有一点是肯定的:在谁先动手还没搞明白、或者具体细节不明不白的情况下,拿王濛开刀,显然有失公允。 现在,王濛一方与相关管理部门“相谈甚欢”,显然不仅仅是个谈心的过程,其间的博弈不言而明。如果没有利益期许、如果没有承诺打底,王濛凭什么会放弃一个早已许诺的发布会呢?什么弥天大谎?何等严重的兴奋剂疑云?……管理部门拿出什么筹码才压下了王濛摊牌的真相? 真相比王濛的委屈更重要,但我们又不能要求一个运动员放弃个人私利大义灭亲。冬运中心一旦与王濛“你侬我侬”起来,别说发布会,就是王濛口中的线索,也很可能矫正成“一时口误”,但那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似是而非的陋习,迟早会令中国竞技体育付出更沉痛的代价。我们要冠军,于是有了冠军;我们要奖牌,于是有了奖牌;我们要集体辉煌,于是便风光无限——但我们要一个真相的时候,一切都言不由衷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