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烟包装警语标识的提醒力度不够,控烟专家一直建议要求对相关规定进行修订,与国际接轨。13日记者获悉,中国烟草总公司下发了调整烟包标识力度的《通知》,要求字号增大,并撤销英文警语。对此,控烟专家指出,烟草企业没有资格调整烟包标识,应由相关政府部门修订。 (8月14日《北京晨报》) 凡是有既得利益的地方,好的事情大多未必有好的发展,譬如禁烟控烟。烟草总公司下发了新的《通知》,要求规范烟包上的警示语,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恰如灰太狼要求自己调整调戏美羊羊的次数一样,立场决定了目的,结果不言而喻。 烟草总公司的《通知》再美,也不可能悖逆烟草企业的核心价值。因此,尽管此次调整烟包标识的力度看似有进步,但实际上仍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意义有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虽然取消了英文,但替换的警示语与现在使用的大同小异,读起来依旧绵软无力,泛泛而谈的“尽早戒烟有益健康”等词句早就意义不大,而我国香港等地将警示语直指“肺癌”“阳痿”等,效果则好得多;二是如何量化字体与警语区背景的色差值,新的《通知》中也没有明示,这就可能令警语依旧无法做到“醒目”的效果,摆上高速路的“厅局级享受”与不细看不能发现的焦油含量等字眼,早就揭示了其间的症结所在。 中国烟草的“祛魅化”早就走火入魔,譬如“中南海”的香烟烟盒,曾印有“科技创新生活”的广告词;更离谱的是,媒体曾报道生产黄鹤楼、红金龙牌等卷烟的湖北中烟公司正在实施全新战略,“把中草药健身强体功能用于卷烟”,让消费者从淡雅的清香中享受天赐的福祉——然而全国控烟办公室最新发布的数据表明:中国每年超过100万人死于和烟草相关的疾病,换言之,每30秒就有1个人因吸烟而死亡。 与内地市场烟包华美而浪漫的现状相悖的是,几乎所有名牌香烟港版、台湾版乃至国外版的包装上,喜庆、高贵、名山大川的内地香烟标识迅速被触目惊心的图片所代替。无渲染、无溢美,一律以严肃而真实的姿态提醒烟草与死亡的关系。回到烟草总公司的新《通知》上来,正如控烟专家、新探健康研究发展中心吴宜群副主任表示:中国烟草总公司作为烟企,没有资格调整烟包标识。从国际上履约的国家看,也没有烟草企业修订烟包标识的先例。道理很简单——烟草业的利益与公共卫生政策之间存在根本的、无法调和的冲突,应该由卫生部门等行政机关组织修订、调整烟包标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