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炳涛 在国务院的督办下,贪官郝鹏俊终于被扳倒了,但此案显然还没有终结,既然他宣称“我上面有人”,那就该好好查查他上面那些人,不查处那些人,就会有更多的郝鹏俊拿钱买通他们,当做自己的保护伞——或许那些人保护的早已不止郝鹏俊一人。
山西蒲县煤炭局局长郝鹏俊因犯逃税罪、贪污罪等,一审被判20年,处罚金2.6亿余元。靠两张采矿许可证发家的他十几年间非法获利3.05亿元,在北京、海南,他个人名下拥有35套房产。案发后,他辗转太原、北京疏通关系,但因系国务院督办此案最终难逃法网。 (本报今日A17版) 尽管“没有最贪只有更贪”一语流传已久,但看看郝鹏俊的家产,还是不由让人倒抽一口冷气。在大多数人买一套房子需要用几十年房奴生涯作代价之时,一名小小的正科级局长居然坐拥35套房产,而且还是在房价最为离谱的北京、海南!这还不算,人家还有3亿多元的非法获利。业绩如此骄人,即使官场“许三多”仍在世,也会羞愧得无地自容,乖乖摘下“钱多”“房多”两顶帽子主动让贤。 郝鹏俊的罚金是2.6亿元,这个数字是蒲县财政预算收入的一大半,因此,当地有“煤官跌倒,蒲县吃饱”之说。这不由让人想起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典故,虽然有着数百年的“代沟”,但郝鹏俊与和珅还是颇有相似之处的。一者,二人贪墨款项都颇为巨大,尽管就绝对数额而言,郝鹏俊不及和珅之万一,但相对其官位而言并不居于下风,拿到清代,郝鹏俊也就个最末品流,而和珅堂堂一品大员,在权势与金钱的转化能力上,二人还是旗鼓相当的。二者,他们都有强大的保护伞,和珅有乾隆皇帝宠爱,郝鹏俊叫嚣“我上面有人”。因此,他们也是极难查处,扳倒前者只能等待乾隆帝驾崩嘉庆帝掌权,处理后者是在“国务院督办”的前提下才成功的。 郝鹏俊“上面的人”是何许人也?目前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新闻中透露的只言片语大体可以了解到,不但官位很高,而且人员不少,上上下下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利益同盟。从案发后他辗转太原北京疏通关系来看,不但省里有人,而且京城也有人,难怪他有嚣张的底气。 问题在于,和珅长期不倒不单是因为帝王宠爱,更缘于那个人治时代的封建王朝,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法治时代,一个科级干部仅仅因为“上面有人”就能肆无忌惮,那一套套的权力运行机制、监管机制又被丢到哪里去了呢?须知,尽管他上面有人,但人上面更有党纪国法。 从郝鹏俊的发家史来看,每一个环节都有漏洞,每一步不轨行为都是明摆着的,为什么监督部门就眼不见、耳不闻呢?别的不说,如果当初仅在“官员不得经商”一条上严防死守,就可防微杜渐把腐败的萌芽扼杀,更不可能有郝鹏俊日后的嚣张,等到他羽翼丰满,通过金钱攻势结成庞大的利益网了再去控制,岂不晚矣!纪检官员这时再说“把郝鹏俊扳倒,以他为代表的利益集团便与纪检部门结下血海深仇,单凭地方力量很难将案件查个水落石出”,不是明显的推卸责任吗?其实不只是郝鹏俊一案,其他许多所谓的有保护伞的贪腐案都是这样,监督机制从一开始就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变相纵容了贪官的成长。 在国务院的督办下,郝鹏俊终于被扳倒了,但此案显然还没有终结,既然他宣称“我上面有人”,那就该好好查查他上面那些人,不查处那些人,就会有更多的郝鹏俊拿钱买通他们,当做自己的保护伞——或许那些人保护的早已不止郝鹏俊一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