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炳涛 大学生卖黑心棉是高等教育的悲哀,于高校而言,不仅该培养出肚子里有几瓶墨水的人,更应该培养出健全的人、正直的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问题在于,己不正何以正人?任重道远啊! 近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新生反映,他们到学校报到时被高年级师兄推销“黑心棉”。这些“黑心棉”来自江宁义乌小商品市场。记者暗访发现,南京多所大学的高年级学生都来批发这种劣质床品,趁开学期间经商赚钱。 (本报今日A23版) 果真应了那句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当满脸热情围着你打转的师哥令你打心眼里感动时,殊不知,他正打你钱包的主意。感情攻势下,一床床黑心棉黑掉了你一张张钞票,你也正式上完了“开学第一课”。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当你也成为师哥时,或许也会打起怎么黑师弟的算盘——这就是如今高校内薪火相承的开学生意。 按照现实的眼光来看,大学生学着做点小生意也没啥不合适。虽说学生的天职是学习,但现今很多人也从心里肯定“经商要从娃娃抓起”这个观点。毕竟市场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而高校是连接“学生人”与“职业人”的桥梁,如果不在桥梁上准备尽可能多的“素质粮草”,将来踏足另一片天地时难免捉襟见肘。我在读大学时,班里就有好几个同学利用闲暇时间做生意,有人失败了,半途而废;有人成功了,四年几乎没问家里要过生活费。更令人羡煞的,有个同学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大学毕业后就与人合伙开公司了,如今虽然没暴发,但也干得风生水起,比俺这爬格子的强多了。 大学生学做生意没错,但也要强调一个伦理准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倘若无道,那就成了奸商,必然遭受世人的谴责。譬如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这些高年级学生,卖点啥不好呢,却偏偏卖起了黑心棉。而且这卖价还高得相当离谱,一件被胎40元进来,80元卖出,利润高达100%,要知道,用马克思的话来形容,这可是足以让资本“铤而走险”的数字。难怪连卖黑心棉的奸商们也自叹弗如,直称“这些学生心黑得很”,奸商们纵然是五十步笑一百步,但也足以说明问题了。更为严重的是,瞅准这条财路的学生并非少数,同道中人也多得很,记者暗访发现,南京多所大学的高年级学生都来批发这种劣质床品,有些人还按捺不住掘金后的兴奋,洋洋自得卖弄起了生意经。 洁白的象牙塔里走出了“黑心”的学子,一黑一白,同居一体,反差之强烈,令人惊讶。追究起来,我们当然不能把板子都打在学生身上,毕竟他们当年还做小师弟的时候,也与今天的小师弟般懵懂天真,纯洁得如同一张白纸,而如果问责于更高年级的师哥们,那就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子们的白纸被涂鸦成了黑色,只能说明象牙塔的白早已不白,或者说,印象中是白,现实中已黑。事实上,这黑已经相当浓郁了,君不见,堂堂教授掉进了钱眼,高喊“四十岁前没有四千万别来见我”;领袖群伦的清华大学也扯掉斯文的外衣,于神圣之地赫然立起“真维斯楼”——教人者已堕落,人何以不堕落? 大学生卖黑心棉是高等教育的悲哀,于高校而言,不仅该培养出肚子里有几瓶墨水的人,更应该培养出健全的人、正直的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问题在于,己不正何以正人?任重道远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