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爱民
七岁的孩子正是贪玩的时候,但在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小区里,却有个爱好与众不同的男童。每天他都会带着工具清理发现的每一块“城市牛皮癣”。记者了解到,这个孩子叫杨思诚,是银川市实验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9月13日《新消息报》) 一个七岁的小男孩,不是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去玩耍,而是经常一手拿着小铲刀,一手提着小桶,专心致志清理街头墙壁上的小广告,并且坚持了一年多。问起为什么,他说“我见不得城市牛皮癣”,这句天真无邪的话语,值得玩味和思索。 有人把这个七岁小孩叫做“小雷锋”,还有人把他看成是文明创建的“小天使”,这其间多少有点拔高和过誉味道。窃以为,其实这小家伙也只是初步有了一些是非观和审美观,之所以“看不惯”城市“牛皮癣”,纯粹是觉得“胡乱贴在墙上真难看”而已,才产生了“忍不住动手清理”的念头和行动,远没有到对“牛皮癣”制造者恨之入骨的地步。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行为也很单纯:觉得对的事就马上去干,觉得不好的东西马上去纠正。 奇怪的是,我们的一些成年人说起“牛皮癣”来义愤填膺,骂起乱贴小广告来咬牙切齿,人人知道它会影响市容市貌,个个明白其为文明城市所不容。虽然内心想的无限正确,嘴里说的十分在理,就是没有人拿出行动、采取措施,而是对乱贴乱画“牛皮癣”见怪不怪,对乱发小广告熟视无睹,没有几人勇敢制止、没有几人主动清除。正是这种于己无关的惯常心态,结果造成“牛皮癣”蔓延,小广告成灾。 假如我们每个成年人都能像小男孩一样对城市“牛皮癣”树立看不惯的态度,保持“动手清理”的“爱好”和“习惯”,人人参与这项“清洁事业”,个个当城市管理的卫士,“牛皮癣”一定会无处藏身,无法立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