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抢抓机遇 干事创业
 
标题导航
牢记历史方能更好地建设未来
让百姓吃上价廉管用的“实惠药”
“一问三不知”的丁肇中让我们汗颜
翁帆低调读清华为何引发高调讨论
“罐头校车”真危险谁来系牢“安全带”
向生活要剧本电影才有生命力
2011年09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百姓吃上价廉管用的“实惠药”
□新华社记者 胡浩 周婷玉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必用关键药“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缺货、全国多地心脏手术受到影响引起广泛关注。尽管有关药企在相关部门协调下答应正常生产,但这次风波引发的社会心理冲击并未平息,与此相关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2009年的新医改方案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图通过统一招标、统一配送等系列举措解决药价虚高问题,保证老百姓有药可用、用得起药。基本药物制度推行以来,在给百姓带来实惠的同时,一个新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一些有效价廉的常用药悄然消失,同样功效的“新药”却不断出现、身价倍增,让百姓既不满,也无奈。
  导致这种现象频频出现,有药企间恶性竞争的因素,更有基本药物制度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基本药物供货过程中,一些药企采用低价策略中标后,发现利润空间有限甚至赔钱就不愿生产。为提高利润,部分药企和药商将基本药物改头换面,通过改剂型、换包装、调规格等手段,让限价药转换身份高价重回市场。由此看来,纳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如果简单限价,往往使之“中标即死”;而只有在限价之外,辅之以配套措施,才能让百姓吃上价廉管用的“实惠药”。
  具体地说,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科学估算药物成本、利润空间,合理确定基本药物招标价格,根据市场变化让基本药物招标价适当“动”起来,完善基本药物“退出机制”,对中标后无货供应的企业,也要加大处罚力度。此外,提高仿制药和改剂型药的审批门槛,也是挤压暴利空间的必要举措。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和《中药注册管理补充规定》等文件规定精神,从严审批改剂型药物,杜绝药企以新瓶装旧药逃避监管、谋取暴利。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