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人民日报》报道 据参与乳品标准制订的专家表示,乳品新国标初稿由蒙牛、伊利及光明集团等起草。送审稿中菌落总数、蛋白质含量这两项关键性标准在国标出台前被“莫名”推翻,新标准被指“倒退”。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重新制订乳品安全国家标准成为共识。中国奶业协会乳品工业委员会副主任曾寿瀛表示,自己于2009年5月开始介入乳品新标准制订,他表示,“内部待议稿上显示,巴氏奶标准初稿的起草单位是蒙牛乳业集团,生鲜乳标准由伊利集团起草,酸奶标准则由光明集团起草。”但在2010年公布的生乳、灭菌乳等乳品标准及政府公告中,并没有具体起草单位和个人。 西部乳业协会执行副会长魏荣禄表示,2009年8月19日,他最后一次参加乳品标准讨论会议,就在这次会议上,每克生乳菌落不超过50万个、每百克生乳蛋白质不低于2.95克的标准达成一致意见,形成最终送审稿。可是,2010年3月正式公布的方案,菌落放宽到200万个,蛋白质降低到2.8克。至于送审稿在哪个环节发生改动,为什么改动,魏荣禄和曾寿瀛表示他们不清楚。对此,专家呼吁卫生部公开会议纪要,让公众了解订标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