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彻底改”只是一句敷衍的话?
清欠农民工工资还需标本兼治
先拥有校车才能谈“校车安全”
2011年12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彻底改”只是一句敷衍的话?



    徐炳涛
  既然说了“彻底改”,就该克服懈怠迎战困难尽职履诺。孔子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做人;同样的道理,一个政府部门言而无信,又该如何为政呢?可见,治理拒载已经不仅仅是民生问题,更是关系到主管部门自身形象的问题。
  今年以来,本报多次报道了潍坊火车站出站口前出租车“挑远拒近”的现象,每次曝光后经整治情况都会有所好转,然而没几天后又会反弹,如此反复不断。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上次整治过后没多久,拒载现象又“死灰复燃”,并呈愈演愈烈态势,市民对相关部门的“整治”感到失望。  (本报今日A3版)
  总有一些事情让人无奈。对潍坊人来说,火车站出租车拒载“屡治屡犯”可算一件。
  犹记得今年11月13日,本报就“根治拒载”所做的专题报道中,刊载了市运管处某领导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问题非整改不行,改不好不行,必须彻底改!”想当时,读此豪言壮语的市民无不欣欣然奔走相告,街谈巷议中透露出一个热切的期盼:治拒载,有望了!
  不曾想,仅仅月余,无情的现实便击碎了这个美好的梦想,拒载又“死灰复燃”。当然,众市民对此只是“略表愤慨”,并未太过火大。毕竟多年来,此类表态见报的次数与拒载反弹的次数几乎是齐头并进的,口号不能转化为行动的结局只能用“见怪不怪”来形容。对业已重蹈覆辙的新一轮整治而言,唯一的“亮点”是让人们记住了“彻底改”又是一句空话。
  说两句公道话:根治火车站出租车拒载顽疾非常难,否则也不会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主管部门确实干了大量的工作,否则也不会有大段大段的“整改措施”充斥报纸的版面。但还有两句公道话:无论多难的事情,只要事关民生大事就没有理由不解决;只要拒载顽疾还没根治,那大段大段的“整改措施”都是不到位的,至少没有通过艰辛地努力让它们发挥到位。本报以前的专题报道中,曾刊登过交通稽查人员监管出租车运营情况的照片,但奇怪的是,笔者每次从老家返回潍坊遭遇拒载时,都没有发现那些头戴白盔、身着绿色制服的稽查人员。这是为何,难道怪笔者运气差没这个福分?答案不言自明。
  不管难度有多大,“彻底改”的承诺已经做出,就应该克服懈怠迎战困难,践行自己的承诺。孔子有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做人;同样的道理,一个政府部门言而无信,又该如何为政呢?况且从身份角度来看,政府部门言而无信的危害尤甚于个人行为,因为它失去的不仅是口碑,更将是自身的公信力。此外,政府部门还是社会的表率,如若出尔反尔,对社会风气也是有害无益。
  所以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上,治理拒载已经不仅仅是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更是关系到主管部门自身形象的问题。干好了,人人称道美誉纷至,干不好,怨声齐来形象大跌。话说到这份儿上,不知道主管部门又打算如何为之?相信这个二选一的题目不是很难抉择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