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03版
新思路 新跨越 实现开门红

第04版
新闻评论
 
标题导航
跨市补课,跨不过的应试门槛
宰客频发的背后是法律缺位
时间长河里从不缺爱的暖流
一语惊人
2012年02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间长河里从不缺爱的暖流
新华社记者 张兴军 



  新年伊始,草根英雄再演传奇:在黑龙江省双城市,一名15岁少年从五楼坠落,危急之际,“80后”青年谢尚威伸手接起了即将陨落的花季生命,自己却被撞晕;在河南省遂平县,为了救出不慎落水的一家三口,农民李国喜在冰冷的河水中奋力抗争20多分钟,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他人的重生。
  从“最帅小伙”到“英雄大叔”,从北国边城到中原小镇,两名草根人物用朴实的行动在中华大地上书写了新的传奇,让人们在寒冬再次感受到了涌动在身边的温情和善良。事实又一次证明,在奔腾不息的时间长河里,从来就不缺少爱的暖流。
  据媒体报道,50多公斤的重物从五层楼的高度坠落,接近地面时会产生约800公斤的冲击力;人在冰冷的河水中,生理耐受时间仅有短短几分钟。两名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何以能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英雄李国喜已离我们而去,但谢尚威在事后接受的采访,还是让我们对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有所了解。他说:“谁都不会见死不救,即使时光倒流,我还会毫不犹豫地冲过去救孩子。”坚毅的回答让我们相信,一切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内心始终蕴藏的大爱和向善的力量。正是因为刻在骨子里的善念,让两人在生死攸关之际不约而同地作出了舍己救人的选择。
  社会转型时期,利己与利他、功利与道义、物质与精神……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人们的道德良知。曾几何时,我们似乎陷进一个突如其来的“道德寒潮”。这种集体忧虑又恰恰说明,人性之善始终驱动着人们自省。
  事实上,沿着时间的河流回溯,震撼人心的感动从未间断过:从舍己救人的大学生张华到捐资助学的耄耋老人白方礼,从马班邮路的坚守者王顺友到做好事不留名的“送水哥”,这样的名单可以一直列下去。他们如此普通,就像大地上纤弱的野草;他们又如此伟大,用各自的行动证明,正义与良知从未缺席,大爱与大善始终存在,诚信与担当一直挺立。
  时光无法留住,犹如流水淌过,我们在冲刷中成长、老去。但因为有爱,岁月长河才充满魅力。这个世界,我们同在,温暖常在!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