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潍坊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
潍坊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临阵换卷”是否仓促了些
鸡蛋风波的核心不在真假而在安全
拾金不昧有奖是在鼓励善行
2012年02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临阵换卷”是否仓促了些
徐炳涛



  更换试卷的目的似乎不容置疑,但凡事都讲究个过程,所谓欲速则不达,有时候一步到位的方式并不见得比循序渐进更好。何况换试卷这件事也不急在一时,今年换与明年换又有多大区别呢,给个缓冲期也没啥不可以,何必把学生搞得那么“抓狂”。

  目前教育部原则批复了关于山东省高考文理综合考卷由“山东卷”换为“全国卷”,在考生和家长中引起较大反响。学生们纷纷表示,时间紧迫担心复习不够,影响高考发挥;家长也抱怨,临时换考题会增加考生们的压力。12日,记者从潍坊各高中了解到,老师和学生都在及时调整备考计划。专家表示,无论是山东卷还是全国卷,这个小小的变化不会对考生有实质性的影响。
 (本报今日A10版)
  作为“重磅炸弹”,今年我省高考文综理综可能恢复使用全国卷的消息已经席卷高中校园。有专家认为,与山东卷相比,全国卷出题人经验更丰富、命题水准更高,换卷更利于选拔人才;还有专家表示,现在高考命题越来越难,回归全国卷也可能是为了变一下命题思路。不管怎样,教育部门必有其深意,初衷也必然是好的,但许多猝不及防的学生、家长、老师却仍然忍不住犯嘀咕:高考已近,现在谈换卷是否仓促了点。
  经历过高中岁月的人都知道,高考复习是一项针对性很强的综合工程,无论是老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备考,都紧扣命题特点、考试范围、题型比重、各科分值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一轮、二轮、三轮复习各有任务,整个计划密集紧凑井然有序。目前高三学年已经过去一半,一轮复习已在按部就班中接近尾声,突然传出更换试卷的消息,难免让人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山东省高考自主命题从2005年开始,先从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入手,2007年最终实现全部自主命题。从近年来试卷的命制情况看,文综试卷和理综试卷是最能体现地域特色的科目,山东省的国民经济规划纲要、孔孟之道、山东大学堂等元素都曾在文综试卷中出现。与山东卷相比,全国卷显然不会突出体现某一个省份的特征,不仅如此,在题量、分数分配、试题内容、命题角度等方面均有所出入。尽管总体来说不会有大的变化,对考试可能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但要知道,在高考这件牵动亿万人神经的大事上,任何一点小的变动都会造成不小的波动。所以我们看到,消息甫一传播立刻引起不少质疑,从全省各地见报的新闻描述来看,不少老师感觉“比较突兀”,有些家长认为是“难为孩子”;至于考生的反应自然就更加激烈了,有的说“心里没底”,有的表示“很抓狂”,甚至有人直称自己成了“实验品”。
  考生与家长们的话语是有点过激,但换位思考一下,这又何尝不是他们的心里话。更换试卷的目的似乎不容置疑,但凡事都讲究个过程,所谓欲速则不达,有时候一步到位的方式并不见得比循序渐进更好。何况换试卷这件事也不急在一时,今年换与明年换又有多大区别呢,给个缓冲期也没啥不可以,何必把学生搞得那么“抓狂”。
  有句话叫三思而后行,涉及高考这件大事、敏感事的任何一项变革,都该充分考量各方面影响,衡量各方面得失,谋定而后动,深思熟虑些,再深思熟虑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