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重点新闻
 
标题导航
替贪官求情,公函用错了地方
你辞退了我,还“关怀”了我?
别让“炒作”质疑寒了同情心
公共健身设施不能重建轻管
2012年02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让“炒作”质疑寒了同情心
张玉胜



  2月14日发生在南京的家用车与劳斯莱斯幻影碰撞交通事故,交警判定家用车车主小刘负全责,他面临50万元左右的赔偿,对他们这个家庭来说是天文数字。经过协商,劳斯莱斯车的产权单位表态称愿意放弃索赔,自己掏钱维修劳斯莱斯,但有网友认为他们放弃索赔是故意炒作。
         (2月16日《扬子晚报》)
  备受关注的“天价一吻”,终以豪车车主“放弃索赔”的慷慨之举和肇事车主如释重负的感激之情圆满落幕。应该说,豪车车主“放弃索赔”,既有肇事者家境贫寒、难承其重的客观原因,更有媒体关注、众目睽睽的心理压力。既然交警部门根据交通法第35条,判定“菱悦轿车越过路中黄实线,驶上对面车道,应在此事故中担负全责”的事故责任认定,并且双方均已签字确认,坚持如数索赔就是豪车车主的法定权利。不过,面对肇事车主的家庭窘况和诚恳态度,豪车车主最终选择了“放弃索赔”,也折射出同情与怜悯弱势者的善良本能。这无疑是对见钱眼开、得理不饶人行为的否定。
  遗憾的是,面对如此大度的善举,硬是有人以“鸡蛋里面桃骨头”的刻薄,从中解读出“苦肉计”和“炒作”的嫌疑。尽管警方和当事双方对种种猜测逐一给予了否定的回应,但这种无端猜测着实让“放弃索赔”的正面效应大打折扣。而在诚信普遍缺失的时下,这种戴有色眼镜观察事物、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畸形思维,不利于道德救赎和诚信回归。  
  一些人之所以把“放弃索赔”解读为“炒作”之举,也许缘于“无利不肯早起”的世俗偏见,或者出于“有所失必有所图”的等价交换心理,但这种妄测对善举的杀伤力却不容小视。诚信回归,不仅需要对假恶丑现象的揭露与鞭挞,更需要对事实上的真善美给予呵护和培育。过分的敏感与挑剔,会让许多从善的冲动在“作秀”和“炒作”的质疑声中胎死腹中或萎于萌芽。反之,以宽容之心待人接物,就能让善举少却后顾之忧,让正面的舆论充斥社会,在这种以真善美为主旋律的大环境中,人心向善,见贤思齐,必然有助于正气的倡树和邪气的遏制,而那些原本“作秀”和“炒作”的善举,也有可能因正面舆论的推动而不得不假戏真做或成为常态。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