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广而告之
 
标题导航
改革既需勇气也需智慧
“没死证明”呼唤公共服务人性化
一句感谢就是一股向善的动力
保护水资源莫等“滴水难求”时
2012年03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护水资源莫等“滴水难求”时
新华社记者 颜牛 



  3月22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水日。每年世界水日正逢春耕时节,由于季风气候,全国部分地区春旱严重,人畜饮水、农业灌溉用水紧张,少数地方出现“滴水难求”现象。这提醒我们,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需要坚持不懈,万不可到“滴水难求”才想起保护水资源。
  经济社会发展越快,用水需求越多,水资源污染隐患越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来说尤其如此。近年来,一些地方虽坐拥水量不菲的江河、湖泊,却不得不费力解决用水问题。其中既有水资源日渐枯竭之苦,也有水资源污染之痛。
  但是,受眼前利益所惑,一边是用水日趋困难,另一边是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今年以来发生龙江镉污染、镇江水污染等事件后,群众排队抢购纯净水现象,让人忧心忡忡。
  保护水资源,必须严格水资源管理,把节约用水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接连发生的水污染事件暴露出,一些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没有下真功夫,没有见实效,对高耗水、高污染企业的监管处理没有动真格。水环境的监测、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是地方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推动节水、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上,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为公众作出表率。
  保护水资源,每家企业、每个家庭、每个公民都是行动主体。水资源利用涉及企业生产、公众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只有全民积极参与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才能发于细微、收获成效。记者在云南省旱区看到,许多群众为了充分利用珍贵的水,逐渐养成了循环用水的习惯。这固然有为缺水所迫的现实缘由,但如果能一直坚持,也是一种进步。同样,企业也要多在废水的处理、净化、中水利用上投入更多力量,依靠科技进步和改进工艺,解决工业废水污染水体的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