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天价毛尖,有腐臭无芬芳
文化惠民首先要“价格亲民”
抢盐闹剧不能全怪民众盲从
2012年04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价毛尖,有腐臭无芬芳



□徐炳涛 
  在茶文化中,茶历来是清廉、勤政、俭约的象征。掺杂了奢侈与腐败的茶汤,本身便是对茶文化的不敬,非但闻不到沁人心脾的芳香,还会散发出冲鼻子的污浊之气。专为公务消费量身打造的天价毛尖有腐臭无芬芳,只是,又有多少人能嗅得出?
  就在西湖龙井因为18万元/斤的“天价”备受争议之时,位于河南的多家茶叶企业迎风而上,公开宣称,正在将一款信阳毛尖打造成为面向公务消费市场的新“茶奢侈品”,售价13万元/斤。据称,该茶产地独特,精挑细选,大师炒制,数量有限,泡出的汤色口感与众不同。
            (本报今日A15版)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春茶之甘美,自不待言。但18万元/斤、13万元/斤的天价春茶突然来袭时,还是给人阵阵错愕感,这消费的哪里是茶叶,金枝玉叶怕也不如。
  有需求才有市场,按说公众不该对天价春茶指手画脚,但“买的不用,用的不买”的天价礼品定势却让满腹狐疑的人们淡定不起来。前几日龙井茶风头正劲时,曾惹来几多猜测与非议,大家或明或暗都将其与腐败相挂钩。尽管众议纷纭,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会长商建农却只是含蓄地表示“送礼消费已经成为高档茶叶的主力市场”,抛出模棱两可的话任人遐想。相较于西湖龙井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暧昧,信阳毛尖则勇敢地卸下了防卫的毛衣,赤裸裸地硬往公务消费身上攀爬。茶商甚至乐滋滋地炫耀“天价毛尖在河南公务消费市场很受欢迎”。
  一个“很受欢迎”真的让社会公平很受伤。暂且不去计较茶商的钻营,毕竟有缝隙的蛋才给苍蝇提供了叮咬的机会。需要拷问的是,公务消费为何总是喜欢向天价商品抛橄榄枝。公务消费因服务公众而产生,所花资金又来自于公众的纳税,自当利用好每一分每一厘。倘若不顾公众感受,追逐那些奢侈品、天价商品,与其称之为公务消费,倒不如说是权力自肥。所谓天价春茶,喝的不过是个概念,是种身份象征,并不能产生让公务人员为人民服务时事半功倍的神奇效能,千金豪掷之下,细瓷碧汁之间,玩的是附庸风雅,享的是一己私欲。同时,伤的是黎民之心。
  已故当代茶学泰斗庄晚芳教授曾将茶德归纳为四项: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相处、敬爱为人。在茶文化中,茶历来是清廉、勤政、俭约的象征。掺杂了奢侈与腐败的茶汤,本身便是对茶文化的不敬,非但闻不到沁人心脾的芬芳,还会散发出冲鼻子的污浊之气。只可惜,身处其间,大多已经嗅不出污浊,反而甘之若饴乐在其中。
  公务消费恋上天价商品,带给人们的焦灼感日益明显。但要想抑制公务消费的攀升,透明的财务公开机制与完善的监督机制缺一不可,除此之外,没有太好的办法。去年9月份,美国司法部督察长办公室发布报告,显示司法部2008年和2009年度会议支出总额达1.21亿美元,超过规定额度,显得奢侈浪费。其中2009年8月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法律会议上,用每块价值16美元的松饼作为会议餐,共提供了250块松饼。报告发布后,美国司法部遭到媒体的猛烈批评与公众的一致谴责。试想,如果我们的三公支出都能如此事无巨细地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连一块糕点都不放过,种种天价魅影还会缠绕不清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