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临近,今年的主题是“警惕烟草业干扰控烟”。24日中国控烟协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世界无烟日主题报告,揭露中国烟草业通过8个手段干扰控烟,日赚3.2亿元。 (5月25日《新京报》) “无烟日”临近,不能不说说烟草,说来说去就会把公众说得一腔烦恼。原因在于,既然我国成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控烟缔约国,就应该在控烟上表现出色,可是咱们控烟一直在嘴上出色,并没有在行动上出色。 我国如今有3.5亿烟民,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接近100万,造成的男女不孕、婴儿畸形、百病缠身等事例难以计数;到2025年我国因吸烟导致的患病和死亡人数预计将达到33%,仅医疗费用就会超出烟草行业为国家创造的利润,所造成的疾病传染、家庭灾难、劳动力损失尚且不算。因而,喜形于每年烟草业千亿利润,实际上是愚昧下的“捡芝麻漏西瓜”。今年控烟主题是“警惕烟草业干扰控烟”,如何破解烟草“干扰”,显然有关部门无法回避。 世界控烟成功经验有两种,一是立法实行“一刀切禁烟法”,二是“渐进式控烟法”。不丹国家立法全国禁烟,天并没有塌下来;我国因烟草管理层、就业层庞大,不能立法一刀切全国禁烟,只能采取“渐进式控烟法”,这个“渐进”同样需要立法立规“渐禁”,不能只靠口头喊禁。笔者以为,我国控烟完全可以“四面出击”。 一是立法实行公共场所禁烟,立法严禁向青少年售烟,立法禁止烟草广告和赞助,立法保证烟盒上“吸烟有害”标识;二是明确公安机关是执法主体,加大处罚、制裁力度;三是建立重奖举报机制,发动全社会对“烟草业干扰控烟”进行监督;四是让烟草专卖局与烟草公司政企分开,斩断利益瓜葛,并给烟草专卖局控烟定指标、下任务。四管齐下,控烟才有渐进之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