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传涛
10日,成都理工大学的新生迎来了开学典礼。来自全国各地的8477名新生身披校方准备的雨衣聚集操场,主席台上,55位各学院“一把手”以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无一人撑伞。校长倪师军介绍,冒雨并非刻意,只是想给学生们展示任教老师不惧困难的决心,教导学生也应不惧艰险,勇于进取。 (9月11日《成都晚报》) 领导淋雨了!当下而言,这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场景。更难得一见的是,8477名新生身披校方准备的雨衣,而55位学院“一把手”以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无一人撑伞。应该说,我们看到了久违的“领导淋雨”,也看到了久违的学府气质。 在教育行政化管理体制之下,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非常容易成为“迎宾道具”。在严寒中穿短装、在酷日下打彩旗之类的场景,在我们的教育环境之中屡见不鲜。学校里的学生,地位和尊严并没有像“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标语中写的那样崇高。只要领导一来,学生的地位和尊严就会如坐过山车一般下滑。而这种“让领导先走”的教育行政理念,在我国教育体制之中,已经存在了几十年。“领导淋雨”和“学生穿雨衣”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许多进步。 其一,“领导淋雨”和“学生穿雨衣”还原了师生之间本应有的平等关系。当然了,我们不希望领导为了淋雨而淋雨,不需要官场中的淋雨式“作秀”,而是说,学生的地位和尊严在任何时候都不应低于老师,尤其是不能低于校领导。当下而言,大学之中的许多行政管理人员惯于在学生面前摆谱,为学生服务变成了为自己服务。成都理工大学领导淋雨的做法,是学生尊严的归位。 其二,“领导淋雨”和“学生穿雨衣”表明大学行政化“官僚集团”主动放下了架子。要明确的是,淋雨的不是大学里的职业老师,而是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并且是领导干部——55位各学院“一把手”以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于大学行政化如此严重的当下而言,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学校官员放下架子,只有这样,大学才会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前进。 希望能有更多的学校如成都理工大学一样放下官架子,让大学越来越像个学校,而不是让大学越来越像个“衙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