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勇
今后,学生肥胖率将纳入北京市朝阳区优秀班主任考核标准中,此举旨在引导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体质。(12月15日《京华时报》) 应当说,青少年肥胖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确实与青少年因为学业负担过重,大量时间花费在学习上,导致长时间缺乏运动、缺少体育锻炼有关。但是,学业负担过重且缺少体育锻炼只是青少年肥胖率不断攀升的一个因素,另外,日常饮食不科学,过度食用快餐、西餐、高热量食品,以及长时间坐着不动看电视、上网,再加上睡觉太晚睡眠不足等,都是诱发青少年肥胖的重要原因。 然而,不管是青少年日常饮食不科学,还是久坐看电视、上网,很显然主要责任并不在班主任和学校,而在于家庭和孩子本人,而且这些都不是班主任在学校中能够控制和约束的。因为孩子在家里吃什么,班主任不知道;孩子放学回家之后是认真学习,还是看电视、玩电脑,班主任也不知道;孩子晚上什么时间睡觉,班主任同样不知道。在这三个不知道的前提下,即使是考核班主任,将优秀班主任与班级学生肥胖率挂钩,以此要求班主任去降低青少年肥胖发生率,很显然在实际上也完成不了这个任务,达不到这个目的。再者,就算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而缺少运动,根源也不在于班主任,而在于应试教育体制。说白了,以考核班主任的办法去降低青少年肥胖率并不现实,这不是一剂有效的“减肥药”,过度拔高了考核班主任的作用。 事实上,真正控制青少年肥胖率的最有效办法,不是将学生的肥胖率与考核班主任挂钩,给班主任施加压力进而迫使班主任去影响学生,而是正确引导家长,呼吁家长重视孩子的肥胖和超重现象,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只有家长重视孩子的肥胖问题,认识到孩子的肥胖直接危害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那么他们必定会逐步控制孩子的饮食,让孩子的饮食走上健康、良好之路,并且不断控制孩子在家看电视、上网和睡眠的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