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迈向蛇年
 
标题导航
手机“吃”低保因权力被绑架
最低录取线难解高校教育困境
让孩子代班是变种“机关病”
用制度唤醒实名举报的热情
打造“平安春运”需要大家共努力□新华社记者 樊曦 
鼓励员工吃剩菜不如建监管机制□贾志勇 
2013年01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低录取线难解高校教育困境



  □杨亚军 

  近日在政协分组讨论中,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大学教授杨木壮建议高考将375分设为“最低录取线”,低于375分不录取。他说,低分考生不适合读书,不是说素质低,而是更适合干其他工作。网友对此褒贬不一。
        (1月26日《南方都市报》)
  杨教授可能认为有些考分低的学生在大学里不好好学习,还不如早点出来做其它事情。但现实情况是,现在高校招生已经进入“低分时代”,很多省份的高校招生计划数有把考生一网打尽之势,在第二阶段填报志愿时,有的省份对考生的高考分数已经没有要求,只要符合条件,进行注册入学。因此,从理论上讲,一名只要参加了高考的考生,即便考零分也可以被某些高职高专录取。高校招收超低分学生入校,已经显示出我国高校的生源危机。有专家预测,到2016年前后,我国高校录取人数将超过报考人数,若考虑考生弃考或出国留学,那时很多高校招生更是担心“吃不饱”。因此说,像杨木壮教授建议的那样,高考将375分设为“最低录取线”,低于375分不录取显然行不通。
  其实,让低分考生读大学也不是什么坏事,在全世界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化的今天,能随时随地接受高等教育已经作为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读大学也是公民的一种权利,国家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读大学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不过,我们的高等教育模式需要改变,应当由当前的“宽进宽出”改为“宽进严出”,“宽进”使高等教育更加开放,从而也拓宽了生源,“严出”是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
  而眼下我国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实行“严出”的改革措施,反而出现了一些学校不淘汰不合格的学生的现象,有的学生即使门门不及格,也不会退学,原因是,退一个学生就少一份学费收入。有些学校在教学中处处为学生“考虑”,进一步放宽各种要求,目的让学生能及时毕业和就业。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上学能认真读书吗?杨教授认为低分考生不适合读书可能有点片面,而是“宽进宽出”的高等教育使他们读书没压力、没动力,使他们不需要好好读书。
  因此说,高教的问题不是因为招了低分学生,而是教育的改革没有到位,如果再不改革,我们高校的教育质量还会下滑,高等教育的公信力和竞争力将日益走低,越来越多的考生将会放弃上大学或将奔赴国外高校,这会加剧我国高校的生存危机,使高等教育陷入恶性循环之中。所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们的高等教育应当及时与国际接轨,使每个考生都能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