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生命的高度:要留光明在人间
补助失独家庭,还需要立法“赡养”□毕晓哲 
设基金杜绝“等钱救人”要警惕掌管者截留□郭元鹏 
2013年03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命的高度:要留光明在人间



    □本报评论员 李帆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李晋侠把眼角膜留给别人,为他人打开了一片天空,也将为自己留下一扇通往人间的光明之窗。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李晋侠式的善举并非凤毛麟角。钢筋混凝土铸就的城市不代表冷冰冰,大爱无疆早已是这座城市的精神代名词。
  今年年仅15岁的李晋侠,在花季的年龄却不幸得了结肠癌。在生命弥留之际,父亲尊重他的意愿,为他办理了山东省遗体(角膜)捐献申请登记。李晋侠说,他想让失明的人重见光明,让自己的“眼睛”还能看到爸爸妈妈……         (本报今日A3版)
  含苞未放的花朵还未来得绚烂,却已日渐枯萎;15岁的李晋侠未曾尽享父母之爱,死神却已悄悄临近。那双略显失神的双眸里,满满的都是父母的容颜,他想一直看着他们,直到闭上双眼的那一刻,因为只有这样,父母的脸庞才能永远印在自己的脑海里。
  瘦削的脸庞上,稚气尚未褪尽,在同龄孩子躲在父母的怀抱里享受温暖的时候,李晋侠面临的却是随时而来的生离死别。当走到生命的尽头,除了无尽的苦痛,我们还能拥有什么?或许在常人看来,死亡意味着失去和结束,但李晋侠拥有的,将是另一个满怀感激的世界。有了他的眼角膜,一个漆黑的世界将渐现曙光,“给我一天光明”也将不再只是假如。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李晋侠把眼角膜留给别人,为他人打开了一片天空,也将为自己留一扇通往人间的光明之窗。透过这扇窗,在人们不愿看到的结局到来后,他依然可以看到最依依不舍的亲人——生他养他的爸妈。自己不在的时候,爸妈是否衣暖饭饱、是否依旧终日以泪洗面,是他难以放下的牵挂;想看着爸妈渐渐斑白的双鬓,陪他们一起慢慢变老,期待着有一天,消失已久的笑容再次爬上他们的脸庞,都是他人生最后时刻的愿望。
  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李晋侠式的善举并非凤毛麟角,“潍坊好人”层出不穷。2012年10月11日,市民季波离开了人世,留下的是他的遗体和眼角膜;2012年11月6日,安丘尿毒症女孩王敏敏在遗体捐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将眼角膜留给渴望光明的人,而她的父亲,也意愿捐出遗体……他们用感人肺腑的壮举告诉我们,钢筋混凝土铸就的城市不代表冷冰冰,滚烫的热血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大爱无疆早已是这座城市的精神代名词。
  感动、惋惜的泪水流过,我们应该由衷地说声感谢,感谢他给我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也祈望上天能眷顾这个大爱大孝的少年,赐予他多一点留在人间的日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05024601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