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济南3月30日电 今年以来,山东省流行性出血热报告的病例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加。山东省卫生厅近日组织专家进行了分析研判,提醒野外作业者或登山旅游者注意防范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鼠类等啮齿动物携带的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和寄生宿主是小型啮齿类动物。此病男女老幼均可感染,尤以20岁—50岁青壮年发病居多。全年均可发病。状主要有发烧、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特征,发热病人高烧可至40摄氏度,持续3天—7天。典型临床症状是“三红三痛征”:“三痛”即头痛、腰痛、眼眶痛或全身疼痛无力,“三红”即颜面、颈部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还可出现眼球结膜水肿,眼睑和面部浮肿,口内软腭、咽部及眼睛球结膜出血,腋下、胸背部皮下出血,形如搔抓样。专家提醒,防控流行性出血热,要注意生活和工作场所的防鼠灭鼠和饮食卫生。一旦误食鼠类污染的食物或被鼠类咬伤或抓伤,要及时清理伤口并接种出血热疫苗。治疗要强调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对重症病人要加强医疗救治,减少病死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