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焦点
 
标题导航
“恐吓式”规劝,更像不打自招
买断追责权,是拿税款顶包□马涤明 
抗震房一吹倒,监管该有底线□周稀银 
气象与洪涝信息何必成为“疑云”□新华社记者 程子龙 
2013年04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气象与洪涝信息何必成为“疑云”□新华社记者 程子龙 



  黑龙江省今年遭遇严重春涝,记者采访省气象局欲了解实时情况,一位工作人员神秘表示,对今春涝情及土壤墒情,气象部门已监测到非常详细的情况,但是不敢给记者,怕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的责难。
  气象信息如此,一些地方政务信息不愿公开更不待言。事故处理、“三公”经费、疾病疫情……屡屡成为“不能说的秘密”。
  权威信息通常来自科学的监测和统计,不仅是领导的决策参考资料,更是百姓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参照数据。将本该公开的信息百般遮掩,欲说还休,其中的“奥妙”耐人寻味。以气象信息为例,掌握信息却秘而不宣,是否就可以“根据需要”总结工作,甚至对上申请帮助?是否就可以免除决策有误、工作不力的担忧?
  推动政府政务信息公开,需要实实在在的观念转变和行动。将重要信息准确、及时公开,理应成为各地政府、部门及负责人的重要认识。遮掩、推搪、躲避的习惯性做法不转变,就难以从根本上改进工作作风。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