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防控H7N9禽流感
 
标题导航
申请留学造假,脸丢到美国了
未验收就运营,赚的是带血的利润 
游客“不差钱”,景区就可竭泽而渔吗
离合只为那套房莫让婚约薄如纸
2013年04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申请留学造假,脸丢到美国了



    本报评论员 李帆

  假学术之所以漫天飞舞,有功利化思想因素的作祟,但也是诚信意识淡薄招致的恶果。由于对造假的处罚微乎其微,人们内心的诚信意识被推为主要约束机制,但在功利面前,诚信最终被践踏得粉碎,负疚感被淹没在“偷跑制胜”的狂欢中。

  日前,网络上一则“两硕士申请赴美,‘小三’检举”的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上海交通大学一名男硕士携女友申请到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留学,结果该大学接到“小三”I同学来信,举报两人的论文作假,导致大学取消了这两人的留学资格。   (本报今日A15版)
  一段感情纠纷,揪出学术造假的内幕,全体校友为之恐慌,因为这不仅仅是丢脸的事,更是可能断了学弟学妹们后路的丑闻。
  其实,三人究竟是何种关系,I同学到底是不是“小三”,只不过是人们茶前饭后的笑料而已,真正挑起同学们神经的,是两人为之付出的惨痛代价——遭名校拒录。虽然这只是一封检举信,并无可靠的证据,但从结果来看,美国校方显然已信以为真。更糟糕的是,上海交大甚至是中国的留学生被贴上“弄虚作假”的标签,怀疑一切或将成为美国校方对中国留学生的潜意识,其后果不言而喻。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若造假只是这两名学生的“专利”,祸并不致此,“小三”那“中国人有夸大和欺骗的传统”的论据,虽然有夸张诽谤的成分,但也绝非完全信口开河,学术论文挂名、抄袭现象是确实存在的坏风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仅凭冷不丁的一封检举信恐怕难以“打动”美国校方的心,真正让他们担忧的,还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造假现象,他们只是以此类推而已。
  时下,从假学术,到假简历、假学历,“假”字已不是权贵的专属“权力”,俨然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幼儿园孩子的万元简历更是“假”到起跑线上,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乃“打工皇帝”唐骏的学历造假。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少人寄希望于用一时的小聪明抢得先机、高人一等,却不想凭借自己的努力前进。尤其是在学术成果和学历在一定程度代表能力的语境下,学术和学历造假的快速和高效之果,也就迎合了想动“歪脑筋”的“高知识”分子们的心理。
  假学术之所以漫天飞舞,有功利化思想因素的作祟,但也是诚信意识淡薄招致的恶果。由于对造假的处罚微乎其微,人们内心的诚信意识被推为主要约束机制,但在功利面前,诚信最终被践踏得粉碎,造假成了不成问题的问题,负疚感被淹没在“偷跑制胜”的狂欢中。
  在笔者看来,杜绝学术造假,更重要的是学者自身修养的提高。除去自身的浮躁和骚动,脚踏实地做学问,才能拯救被丑化的形象,撕下“弄虚作假”的标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