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李明志
同吃五谷杂粮,俱为生活奔波,“互跪”双方何尝不理解彼此难处,但在各自角色赋予的现实无奈面前,只能选择不敢理解。在事不得解的困境中,双方都背负着不能承受之重。但愿这一跪,能跪出相关各方些许思考和行动。但愿不要跪上瘾,最后站不起来。 日前,湖北武汉市城管曹祥超在巡查时发现一名50岁左右的摊贩正推着一辆小车在占道卖菠萝。为了避免他再次占道,曹祥超决定对其小车进行暂扣。不料,摊贩与曹祥超交涉时突然下跪求情。为不引起围观市民的误会,曹祥超也跪在了地上对其劝解。最后,摊贩未再坚持要回自己的小车。 (本报今日A29版) 城管和摊贩的“游击战”可谓旷日持久,看目前的架势,也确实难以预测鸣金收兵的时日。在“小摊儿”这片方寸之间的狭小战场,双方的对立方式花样百出,如今更是进化到“互跪”的地步。在事关生存的严峻背景下,公众无不心生悲凉。同吃五谷杂粮,俱为生活奔波,“互跪”的双方又何尝不理解彼此难处,只是,在各自角色赋予的现实无奈面前,大家只能选择不敢理解。 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为了保住不容有失的生存本钱,天然处于弱势一方的摊贩,尊严早已耗失殆尽。其实,“下跪保摊”也不是这名摊贩的首创,可以设想,若不是城管队员投桃报李式的“配合”,双方这次短暂交锋决然不会泛起这般波澜。从之前的“花钱买摊”到现在“跪地协商”,一向兵强马壮且态度强硬的城管队伍,一下子变得温柔起来,公众隐约有种“幸福来得太快”的感觉。但对比现实的残酷,这当然也仅仅是隐约而已。在事不得解的困境中,隐含其中的无奈一次次淤积,已然成了“追和逃”双方的不能承受之重。 摊贩借力围观者而选择跪地,无非是想打同情牌,希望城管能放自己一马。而城管队员“回跪”,正如当事者所言,含有担心舆论谴责的考量,更担心一旦心软就可能因执法不力而丢掉饭碗。在约一分钟的“互跪”之后,摊贩未再坚持要回自己的小车摊,或许是意识到违规经营确实理亏,或许是见形势不利于己无奈作罢,但对城管来说,这真的就算是执法成功了吗?无疑太过牵强。 彼此非亲非故,选择“跪”这种协商方式,公众已不忍心再冠之以作秀的帽子。可以说,这一幕活生生的情景剧,将矛盾双方的矛盾点真真切切地流露了出来。 事情能发展到这一步,问题解决机制的不给力自然难避干系。靠“跪”这一极端方式处理城市管理纠纷,不只是可笑,更是可悲。不妨演绎一下赵本山小品《公鸡下蛋》中的台词:本来是脑袋干的活儿,让腿给干了。对此,公众有理由质问:不想想如何真正解决问题,留着脑袋还有啥用? 但愿城管队员这一跪,能跪出相关各方些许思考和行动,拿出勇气和毅力,规划并执行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城市发展伴生的深层次问题;但愿不要因跪出“效果”而上瘾,最后站不起来;但愿城市管理能尽快跟上发展的脚步,在此,起码有一点要知道,跪着走无疑会越追越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