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日,山西省发布消息称,将对该省所有收门票的国有及国有控股A级景区实行优惠,这些景区景点门票旺季优惠20%,淡季优惠40%,且年满60周岁老年人和残疾人完全免费,这是山西省首次大幅度、常态化地降低景区景点门票价格。 (5月4日新华社) 山西省对省内所有收费的国有及国有控股A级景区票价大幅优惠,引来颇多称许。这是对民意的一种顺从和尊重,也是对景区盈利模式的一种反思和尝试。 门票,原本仅是旅游产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对其淡化处理抑或无限依赖,反映的其实是管理者的思维和认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过高的票价或将一时赚得盆盈钵满,但终将使游客望而却步;低票价则将源源吸引更多游客,从而带动餐饮、住宿、消费等旅游的后续环节。当两种效应都获得充分显露,降低景区票价也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重要的是,景区票价能否“降下”反映的是认识,而配套服务能否“升级”考验的则是能力。在这方面,实行免费票价11年的杭州西湖景区已有先例,西湖景区降低票价带来游人暴增,面对免费带来的压力,当地通过增设饭店及凉茶饮用点,免费发放馒头,增设公交,增加流动公厕等“鸡毛蒜皮”的“小事”赢得游客好评。 旅游,一种放松,一种休闲。只有通过良好的景区配套服务,才能支撑起“游得好”、“游得值”。如果伴随着淡化的服务意识、怠慢的服务配套、落后的景区管理、过度的商业化,即使再低的票价也难吸引游客“到此一游”。 好景点才能吸引公众眼球,低票价和好服务自会吸引八方来客。对原本属于公共资源的景区景点而言,不仅盯着经济效益,更注重社会效益,让社会民众低价甚至免费游览正成为日益广泛的共识。当务之急是,顺应民众关切和呼声,把过高的景区门票降下来,在此基础上,把服务做好。终究,对旅游景点来讲,门票仅仅是“小头”,做好服务拉动相关产业才是“大头”,惟其如此,才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