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又到大考季
 
标题导航
“不要从政”应该说给谁听
“过劳死”频发,法律何时才能干预
通航后才能给说法是给环评争取时间
2013年06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要从政”应该说给谁听



    本报评论员 李帆

  从政之危并不在于从政本身,而在于动机不纯,部分官员觊觎权力滥用带来的收益,才走上了贪腐的道路。刘志军劝告女儿“不要从政”,是对从政作为一种正常职业的误读,扭曲了从政的职业属性和公共属性。因此,“不要从政”该说给难以控制私欲的问题官员们听。

  因为公诉方指控刘志军收受贿赂逾6400万元,根据《刑法》,刘志军面临被判死刑的可能。庭审五日后,刘志军的辩护律师钱列阳和娄秋琴再次来到北京秦城监狱,刘志军表示没有什么要说的,只是叮嘱女儿,千万不要从政。           (本报今日A23版)
  在“国考热”的当下,“不要从政”的警告无疑会被考生嗤之以鼻,但若其出自刘志军之口,恐怕会多了一些“其言也善”的成分。只是,他的“忠告”误读了从政的风险,赋予做官过多的权力化色彩。
  在刘志军下台、雷政富面临审判等反腐成果面前,“当官”被不少网友看作“高危职业”,雷政富之母不也曾懊悔儿子“做啥子官嘛”?但笔者不禁想问:若雷政富“东窗”并未事发,其母还会发出如此感慨吗?若刘志军依然在其位上指点江山,又是否会劝阻其女走上从政之路?回想“火箭提拔”事件已屡见报端,“国考”作弊也并非“凤毛麟角”,在此语境下,“不要从政”之言未免太过矫情。
  一面是贪官劝子女“不要从政”、甚至家人也对“从政”饱含戒心;但另一方面,全国百万大军争过“国考”独木桥。两种选择看似充满悖论,但却不难找出矛盾的根源。从政之危并不在于从政本身,而在于动机不纯,部分官员觊觎权力滥用带来的收益,才走上了贪腐的道路。由此看来,从政的风险其实是“贪官的风险”。刘志军身陷囹圄并非从政惹的祸,而是因肆无忌惮地权钱交易才招来了“牢狱之灾”,假如刘志军、雷政富等问题官员洁身自好,也不会有今天的风险降临。因此,刘志军劝告女儿“不要从政”,犹如猥亵女学生的校长该告诫子女“不要当老师”,夸大了从政的风险,是对从政作为一种正常职业的误读。
  刘志军的这种误读源于扭曲了从政的职业属性和公共属性。从公共属性来说,有政治才能的人只是把官场作为用武之地,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以权谋私,而是基于服务社会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从职业属性而言,从政只是一种职业选择,只关乎一个人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与走上歪路的风险无关。
  因此,“不要从政”不该说给子女听,而应该说给难以控制私欲的“刘志军”们、“雷政富”们听,这样的劝告或许还有一丝警告的意义。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