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要闻

第A02版
新闻评论

第A03版
重点新闻
 
标题导航
政府瞒报矿难,岂止是怕花钱
拒绝体育加分,维护的是教育公平
无房公务员算困难户,凉了民心□李冰洁 
国企利润九成返还或将造成双重伤害□堂吉伟德 
2013年06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拒绝体育加分,维护的是教育公平



  □苑广阔 

  在过去3天,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多次重申,不承认四川“二级运动员”的20分高考加分政策。6月26日,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在新浪微博发布消息说:“清华坚决抵制四川的体育加分,是为了让更多真材实料的优生进到清华大学学习。”
        (6月29日《中国青年报》)
  大家都知道,高考分数的一分之差,不但对很多考生意味着金榜题名还是名落孙山的差别,而且分数提高一分,往往意味着名次会往前提高十几名甚至是几十名。那么在招生名额一定的情况下,很可能造成你被录取,我只能落榜的结果。而四川省这些考生一旦获得所谓的“二级运动员”身份,就可以给高考总分加上20分,个人名次几乎可以提升近百位,其对自己和其他考生的影响可见一斑。
  笔者这么说,并不是完全反对高考加分。实际上,国家之所以出台高考加分政策,初衷正是鼓励这些在某项体育运动方面有天赋或特长的考生能够获得进入高等学校深造的机会,从本质上说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些获得“二级运动员”称号,获得高考加分的考生,应该是真正具有某项运动天赋和体育特长才行。可问题的症结也正在这里,对于四川全省数千名国家“二级运动员”来说,其中滥竽充数的人太多,含金量太低,含水量太高,这也正是清华大学坚决不承认四川省“二级运动员”可以加20分进行录取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在这些顶着“二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考生,都是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获取“二级运动员”称号的,他们既没有什么运动天赋、体育特长,也根本不热爱体育运动,唯一的目的就是依靠“二级运动员”的身份获得这20分的加分照顾。当造假泛滥成灾,获得加分的人数严重失常,不但国家出台加分政策的初衷完全被亵渎,而且这样的弄虚作假,也严重损害了其他考生的利益,损害了高考的公平和教育事业的公平。从这个角度说,清华大学拒绝的是体育加分,维护的是教育公平和其他没有获得加分照顾,全凭真实高考成绩参与高考竞争考生的利益。
  真正的治本之道,还是加强对国家各项加分政策的清理整顿,管理规范工作,坚决打击运动员等级证书造假现象;坚决避免替赛、替考现象。对违规考生和学校以及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让其得不偿失,也就没人敢铤而走险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