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A01版
要闻 |
第A02版
新闻评论 |
第A03版
重点新闻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6月19日,河源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布了《河源市文昌经济适用住房分配方案》(以下简称《分配方案》)。根据方案,文昌经适房共有583套,分配对象为市直单位(含中央、省驻河源单位)在市直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住房困难职工。河源住房建设科一位负责人称,没有房的都算困难。(6月29日《南方农村报》) 好一个“没有房的公务员都算困难”,都可以享受经适房,足见经适房政策走样、变形有多严重。为何?“没有房的公务员”与买不起房和住房难完全是两码事。“没有房的公务员”除了来自农村的“农二代”以及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子女以外,可以是才参加工作的官二代、富二代。这些人虽然名下没有房,但他们不差房,父母有别墅提供给他们。而按照“没有房的公务员都算困难”标准分配经适房,意味着官二代、富二代也可以分得经适房!这无疑是刺激社会神经的做法。 这批经适房的面积远远超出了经适房限制标准,由60平方米扩大到90平方米,其中60平方米套内面积按经适房价格卖给公务员,另外30平方米按市场价格卖给公务员。粗略一算,一套经适房只需30万元左右,价格优惠达20万元。这等于白送公务员20万元。他日公务员将住房转手,就是一分钱不涨,也赚20万元。 经适房面积扩大,再一次扭曲了经适房政策。而公务员利用掌握政策、资源、分配权等便利为自己谋利的狐狸尾巴也终于露出来了。为何这么说?因为,对公务员而言,60平方米的房子太小,但经适房面积超大无法对上和对老百姓交代,于是变通处理。这意味着经适房政策被扭曲,是得到了某些人的默许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正大光明”的建起来。 事实上,公务员之所以不愿意购买60平方米的经适房,那是因为在攀比住大房子的风气下,小房子转手比较困难,惟有通过打政策的擦边球把经适房的面积扩大,才能满足公务员的胃口。5年以后,公务员转手就可以卖个好价钱,大赚一笔。可见,“没有房的公务员都算困难”的分配标准幸福了公务员。而按照这种标准分配经适房,事隔5年以后,这些转手把经适房卖了的公务员又可以再次申请经适房,如此循环往复,公务员成了倒卖经适房的庞大军团。 中央大建经适房等保障住房,本来是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民生政策,结果,在有的地方却成了权力自肥的千载难逢机会,社会公信力也再一次流失了。因此,对公务员分配经适房问题,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