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标题导航
“按时签到奖励”更像是发福利
给小学生减负的根子不在老师身上
吃空饷是公务员大锅饭机制在作怪
电子眼外包给企业管理不能就此撒把
2013年08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空饷是公务员大锅饭机制在作怪



  毕晓哲 

  自6月1日起至8月20日,河南省周口市在全市公职人员长期不上班“吃空饷”问题治理中,查出各类“吃空饷”人员达5731人,按每年每人平均工资2万元计算,仅此一项开支已超过1亿元人民币。
        (8月23日《每日新闻报》)
  吃空饷现象绝非个别,也绝非一两天的事情,事件性质发展到时下的严重地步,与法纪不彰、制度执行不严有关。但形成这一令民众痛斥的“吃空饷”现象的背后,更本质的原因在于公务员管理上的吃“大锅饭”事实。公务员只要“进去”了,就很少有被“淘汰”的。这样一个事实上遏止竞争的公务员队伍管理现状,会让同级之间、上下级之间产生“护短”和“包庇”思维。这无形中让抵制歪风邪气的动力消弥,主动举报“同事”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另外,长期形成的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公务员管理吃“大锅饭”现状,也导致公务员队伍整体上缺乏“自净”能力。按道理说,长期不在岗、不干活,却吃空饷,早就已经不称职了、应该驱出公务员队伍了,但这部分人依然大量存在且混的风行水起,源于“举报了”、“淘汰了”这部分吃空饷人群,不会对“较真者”和“举报者”产生任何好处。也就是说,“不干活”的照样有饭吃,认真“干活的”也不愁饭吃,反正耗费的是公家的财政钱。如此种种,不仅仅会在一个单位存在,长此以往必然会从部分单位蔓延侵蚀到全体,正是一个地级市竟然有“5000余人庞大的吃空饷队伍”的最重要根源。
  按照我国《公务员法》相关规定,确实有对公务员“辞退”、“辞职”、“开除”等处分处理规定,但因为正常考核“不称职”淘汰者寥寥。公务员长期存在“铁饭碗”现象是不争的事实,而“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更是长期以来的公务员惯例。一个“封闭式”的公务员管理现状,或者说本质上就是一个吃“大锅饭”现实的公务员管理,很难有鲜活的生命力,更别提同事间、上下级间充满正义感的举报查处问题、抵制歪风了。“吃空饷”只是公务人员管理现状的一个“表”,查处和惩治了一批吃空饷者,不从根本上改观管理现状和制度性的环境,还会滋生下一批“吃空饷”者。一些地方多年来对吃空饷“屡打不绝”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