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面导航 |
第01版
导读 |
第02版
新闻评论 |
第03版
广而告之 |
|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杨国栋
为鼓励市民举报安全隐患,北京市12350安全生产举报电话为真实举报人提供最低200元、上不封顶的奖金。但由于举报人担心被打击报复,该奖金的弃奖率一度曾高达66%。三年内已经有13.8万元的奖金没人领取。 (10月14日《北京青年报》) 除了一些关心社会问题的热心人士,举报的目的是不为了奖金,其他举报者都是怕报复才放弃领奖。因为“如果领奖就要冒面,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可见,大部分举报者不是不想领奖,只是担心去领奖会泄露自己的身份,遭致被举报者报复。而到北京市安全生产举报投诉中心所在大楼领奖这一必经程序,显然是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既然知道举报者不愿到安全生产举报投诉中心现场领奖,为什么还要坚持这一不受欢迎的奖金发放规定呢? 北京市安监局称已把举报处理单电子化,在转发、处理过程中只显示举报内容,有关举报人的信息都被隐匿,只有市安全生产举报投诉中心负责接受举报、发放奖金的两个科室有权限看到举报人的姓名和电话,保密程度大为提高。领取奖金有独立的场所,举报大户如果提出申请,还可以单独预约领奖时间。这些方法明显增强了举报人的信心,去年全市有216件举报案件的举报人弃领奖金,弃领率降至27%,今年前7个月进一步降到了20%。 这些方法虽好,但毕竟还是要举报者亲自现身领奖,所以很难完全打消举报者的顾虑,20%的奖金弃领率也说明仍有相当一部分举报者不放心现在的奖金领取手续。其实,安全生产举报投诉中心既然有举报者的电话等联系方式,为什么不能通过银行转账或汇款呢?这样,举报者不用上门领奖,避免了身份泄露危险,安全生产举报投诉中心也可以以最快的方式发放奖金,不用一次次的打电话催人来领奖。 与其说安全生产举报奖金弃奖率高是因为举报者怕遭到报复,不如说是发放方式过于死板惹的祸。除了安全生产举报奖金,其他举报奖金的发放方式也应该更为灵活,方便举报者领奖的同时也减少举报者身份泄露的危险。要鼓励更多人举报违法犯罪行为,除了要增加奖金的数额,安全的领奖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知情者的顾虑,使其勇于举报、乐于举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