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7版:诸城读本·文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城事
 
标题导航
河道挽歌
寻访寒山寺
难忘的接站
2013年10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访寒山寺



  在张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的召唤下,我走进了寒山寺。
  恰值炎夏六月,半下午的太阳虽失去了部分威严,但仍能晒得人发晕。我沿着街角,躲着阳光信步而行,汗水依旧打湿了我的衣裳。
  城还是那座城,寺也还是那座寺,只是经历过千年的沧桑巨变和近二十以年来华夏大地造城运动后,当年那座建于城郊荒野中的寺庙如今已经处于城市之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纵横交错的马路把寺院围于热闹场中央,周围有数不清的摊档摆满各种产品,招徕生意的招牌和小贩们的招呼声更是让人无法回避。游人也多,来来往往像乡间的集市,我不知道清静的寺庙能否受得了这滚滚红尘的侵扰。
  苏州就是苏州,寺庙也是别致的。寺不大,与想象中的样子大相径庭。几座并不高大的佛堂、佛塔和钟楼紧凑地排列在院内,院内的绿树映衬着古朴的建筑,也把让人畏惧的阳光拆分成了一块块的斑驳。踩在铺满阳光碎片的小径上,不一会儿我就走遍了寺内的各个角落。
  不用细究,也能看出这些建筑是当代人建造的,暂且将它们看作是寒山寺的涅槃吧!再次转身时,看见一佛堂内有僧人在做晚课,便想起有几位朋友先后游寒山寺时皆遇见了方丈,并请教了诸多人生困惑。其中有一师长,还让方丈提字于随身携带的日记本。我看过那幅字:大道在平常!是用钢笔写的,字写得也平常。于是,我也在寺内瞎转,并且向工作人员打听方丈的行踪,以期遇到方丈,求得禅机,却因缘分未到,最终扫兴离开。
  出寺时,正值夕阳西下,寺门前的运河安静地躺在残阳里。河上有两座石桥,相距不远,听一个导游正向游客介绍:这两座桥,一座是枫桥,一座是江桥。我顿时理解了“江枫渔火对愁眠”的韵味。几年前,曾在一本刊物上读到一篇谈诗的文章,提到张继的《枫桥夜泊》有误。文章说:枫树生长在干旱的地方,不会生在江边,因此“江枫”应该是张继在夜里误把某种树认为枫树了。
  想到这里,我笑了。没有人知道我笑什么,河流、江桥、枫桥,以及寒山寺也不知道!
  照天 (作者系青州文学沙龙作家)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