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7版:诸城读本·文学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城事
 
标题导航
河道挽歌
寻访寒山寺
难忘的接站
2013年10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的接站



  入伍后第四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我睡得正香,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惊醒:“喜民,电报。”我翻身下床,接过电报,看到上面有“加急”字样,内容极简:父来,速去北京站接。
  我匆匆穿好衣服,一看表,刚刚两点钟,急忙出了门。出了驻地,便是华灯明亮的天安门广场,我坐上去北京站的五路班车,一会儿就到了。到时大概有列车刚进站,站内站外人声嘈杂,喊人的、接站的、叫卖的,汇聚成一首杂乱的交响曲。  进入大门,寻遍了候车大厅,也没有见父亲的身影。心中纳闷:刚发了电报,怎么不在门口等着呢,这样想着,又寻回了大门口。突然,一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眼前,看清了,那是我的父亲,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老树皮般的皱纹,他头枕着一个帆布大提包,胸前搂着一个旧的黑色手提包,佝偻着身子躺在大门一侧的台阶上睡着了,还不时发出轻轻的鼾声。  我俯下身子,端详着这张刻满沧桑的脸,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父亲七十多岁了,母亲死得早,十几年来,他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娘,含辛茹苦,艰难持家,把我们弟兄俩个拉扯成人,真的很不容易。我轻轻地推了推他:“爹,起来吧。”他“嗯”了一声坐了起来。“唉,老了不中用了,才坐了一天车就乏了,刚才我还坐在这里等你,不知什么时候就睡着了。”我不忍让他看见,扭头擦了一把泪水。车经过天安门广场时,父亲拉开车窗,探出头去问我:“这就是天安门吧?”“是。”我回答道,轻轻地把窗户关上。心想,明天我一定要领父亲来这里,看看天安门,看看这个父亲一辈子只听说过但从来没有见过的天安门。
  如今父亲去世已有半年了,每每回忆起他,往事都还历历在目,一切恍如发生在昨天,甚至都不敢相信那个在我们心中一直都顶天立地的父亲已经不在了,每到此时,都不觉热泪盈眶。
  记此短文,以寄托思念之情。愿天下父母身体健康,愿天下儿女皆能领悟:可怜天下父母心。
  宋喜民 (作者系林家村派出所民警)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