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嫦三落月
 
标题导航
人肉搜索不应沦为戕害生命的私刑
问题疫苗事件,公众要一个端正的态度
超低分进面试难消公众疑虑
2013年12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问题疫苗事件,公众要一个端正的态度



  □舒圣祥 

  在接种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后,湖南省常宁市、衡阳市衡山县、常德市汉寿县各有1名婴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常德市汉寿县婴儿正在抢救,另外两名婴儿不幸死亡。这一“问题疫苗”事件引起了各方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报,正进行调查,已暂停深圳康泰公司生产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的使用。(12月15日《南方都市报》)
  虽然这3名湖南儿童的不幸遭遇,是否完全因为其接种的乙肝疫苗,暂时不得而知;但是,“与疫苗相关”几乎是可以肯定的,这一问题疫苗事件事实上已经成为一起公众事件,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公众对接种该疫苗的恐慌。对此,疫苗生产企业表示,自查时在小鼠和豚鼠身上做了安全性实验,可这样的“安全性实验”显然无法服众。
  诚然,站在理性视角,我们应该相信该疫苗总体安全,因为相关疫苗接种肯定要经过无数试验才会推广。问题是,类似疫苗事件早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其中不乏很多的责任事故。当疫苗再次成为公众担忧的话题,唯有首先正视问题,暂停接种相关疫苗,然后用公开公正的调查说明一切,才能够真正消除公众的疑虑。
  众所周知,这次出问题的乙肝疫苗,是国家免费为儿童提供的几种疫苗之一,属于政府向国民发放的公共品。相比一般的进口乙肝疫苗,其价格可谓低廉。让人难免疑虑的是,更低的价格是否意味着更低的安全性?2006年,一些家长带着肢体异常的孩子到北京求医,共同特点是都服用了脊髓灰质炎疫苗(俗称糖丸),这一事件当时曾引发轰动。
  那么,这一次的乙肝疫苗事件是简单的“疫苗相关病例”,还是同样涉及基于价格因素的疫苗安全性问题?说到底,这也许是一个公共品的供给质量问题,需要引起更深层次的关注和思考。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