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闻评论
  3上一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导读

第02版
新闻评论

第03版
潍坊新闻·关注
 
标题导航
为地铁涨价找借口,别信口开河
整治超载“保护牌”,需彻查“保护伞”
“周全”的应急预案里少了一碗热腾腾的饭
2013年12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整治超载“保护牌”,需彻查“保护伞”



  □和法堡 

  在河北迁安市和迁西县,存在售卖“月票”情况,只不过车主不是向路政部门购“月票”,而是向当地几家特定的“车队”购买。这种贴在风挡上的“车贴”,被司机们称作“保护牌”,2500元一张,贴上后可免查免罚。有当地正规车队称,卖“保护牌”的所谓车队,其实名下根本没有货车,而是社会闲散人员与执法人员勾结的利益体。   (本报今日A22版)
  为了“帮助”货运司机免于处罚,不少地方路政管理部门向司机兜售超载“月票”的怪象,近年来被曝光了不少,公众也见惯不怪了。可是,由有黑社会性质的“黑车队”向司机兜售“保护牌”,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的确,按月销售印有特殊标示的“保护牌”,竟然成了“黑车队”特有的发财门道,这多少有些让治超“正规军”灰土灰脸,威风扫地。然而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些“黑车队”根本没有货车,组成人员既有吸毒人员,也有刑满释放人员,可谓鱼龙混杂。
  因此值得反思的是,这些社会闲散人员本身不见得有什么能耐,为什么却能“化腐朽为神奇”般操纵了执法部门和人员?甚至治超人员在执法时也会对购买“保护牌”的超载货车视而不见?或者说,如果背后没有保护伞,就算“黑车队”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会胆大到敢砸烂贴上仿冒“月票”的货车,甚至公开暴力抗法,殴打公路收费站人员的地步。
  殊不知,“黑车队”与执法人员相互勾结,沆瀣一气,大肆敛财、利益均沾目的倒是达到了,但“从严执法”却沦为一句空话。当前,一些地方的公路“三乱”治理不力,走过场及以罚代管问题突出,给一些黑恶势力和执法者可乘之机,让货车司机沦为被随意宰割的唐僧肉,重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原则。
  毋庸讳言,只有不断完善权力监督机制,彻查“超载保护牌”背后的保护伞,并依法严惩,才能避免权力拥有者对公权力的亵渎,避免其把捍卫法律尊严的公器沦为谋取利益的私器。那么,治理公路“三乱”也才能取得实效。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