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坊晚报,我二十年的老朋友 |
□谭先民 (潍坊文史专家) |
|
1994年元旦,74岁的我看到潍坊历史上第一张晚报创刊,不胜欢欣。它具有新闻性、知识性、娱乐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二十年来,我是潍坊晚报的长期订户和忠实读者,与一日三餐一样,成为每天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二十年来,晚报的版面不断更新,内容丰富多彩,编排活泼多样,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晚报创刊号“文学·艺术”版上,刊登了老同事陈炳熙《画扇》一文,其中多次提到了我,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便写了篇《画扇画外音》,这是我第一次向晚报投稿,便被采用了。二十年来晚报刊登了我不少文稿,采用率几近百分之百。 我的稿件曾在潍坊晚报的《老人天》、《综合新闻》、《文化广场》、《读者》、《人间晚情》、《旧影寻踪》、《史海勾沉》等多个版面刊出。其中有生活方面的情况,有文学艺术资料,有地方文史的“三亲”资料,有读者建议,也有几篇“咬文嚼字”的小稿,如欢度春节的“度”与“渡”、“再接再厉”的“厉”与“砺”等。还有两篇抒情文,一是悼念亡妻的《无尽的思念》,一是我在妻兄陈寿荣去世后写的《几十年的知交之交 缅怀内兄陈寿荣》,这都寄托了我的哀思,心情得到平静。 关于我和晚报的交往,还想起1997年晚报成立“读者联谊会”时,我首先报名,是年龄最大的会员。1999年潍坊晚报庆贺创刊五周年的大会上,我以读者代表的身份在大会上发言。后来读者联谊会曾举办过旅游活动,我也参加了。1996年10月31日,晚报《老人天地》版刊登了艾舜华的文章,题目是《老记新传》,写了我从事文史工作的情况和家庭生活状况,还有我和妻子陈寿兰的照片。 潍坊晚报记者经常到我家采访了解地方上的人和事。潍县解放五十周年时,曾刊出向我了解的潍坊潍城前后的情况。2012年11月5日潍坊晚报《人文潍坊》“凝望历史的身影”一、二版上刊登了我从事文史工作的情况。2013年11月10日《人文潍坊》“他们曾经是新闻人”一期中的“潍县解放前的老报人”,写了我于解放前在《统一日报》亲历和解放初对《新潍坊报》的亲见、亲闻的情况。 二十年来,晚报是我的良师益友,使我增长了知识,生活更充实。衷心感谢编辑、记者们对我的鼓励和鞭策。我爱晚报,祝愿越办越好!
|
|